第七百二十章 集訓(一)(2 / 2)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李子元倒也沒有覺得自己吃虧太多。等到送走軍區工作組之後,李子元便著手開始按照自己的計劃,從主力部隊中抽調一批得力的軍事幹部,分別擔任各個縣的武委會副主任。

這個副職別的什麼都不管,唯一的任務就是在農閑的時候整訓民兵。考慮到這些下派幹部將來自身的發展,李子元采取了輪訓製。也就是說這些幹部抽調到地方工作,也就是一段時間。隔上一段時間,在以其他人替換。

為了保證幹部下去之後,能夠安心的工作。李子元還采取考核製,也就是說你老兄想回來,得看你的訓練成果怎麼樣。要是拿不出來,你老兄就接著去整訓民兵去吧。采取這一手,就是防止某些幹部下去之後不安心工作,走個形勢混時間。

同時為了保證地方武裝戰鬥力的提升,李子元還采取了主力部隊與地方武裝幹部對調的辦法。從各個獨立營抽調一批連排幹部,到主力部隊工作和學習。並且成立了軍分區教導隊,利用眼下態勢相對平穩,對地方武裝軍政幹部實施輪訓。

為了盡快的將地方武裝,也就是各縣所屬獨立營、各個區所屬中隊,戰鬥力盡快的提高。李子元可謂是采取了多管齊下的辦法,從幹部到部隊成建製的以連排對調。中心點隻有一個,就是盡快的提高地方武裝的軍政素質。

不過相對於民兵整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來說,地方武裝的整訓速度要快的多。畢竟在前幾年困難時期主力部隊精兵簡政,從人數超編的甲種團改編為乙種團,甚至是一再壓縮成丙種團,大批久經考驗的幹部都下到地方武裝。

地方武裝雖說因為作戰的目標和性質不同,與主力部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種差距並不是很大。相對於來說,民兵整訓的工作就難度很大了。這也是為何將民兵的整訓工作,放在了冬季農閑的時候。

民兵雖說也帶一個兵字,可到底是寓軍於民的不脫產武裝。他們首先還是一個民,跟兵的關聯並不太多。不放在冬季農閑的時候,他們今兒惦記著家裏的地還沒有耪,再不惦記著家裏的豬還沒有喂。別說訓練不安心,幾天下來能剩下一半的人就不錯了。

畢竟這個時候農村種地,沒有播種機和收割機,沒有化肥和農藥,更沒有除草劑。雖說生產的糧食,都是純天然綠色的,並沒有什麼農藥和化肥在裏麵。可這個時候的農活,相當的勞累,真正是臉朝黃土背朝天。

像後世,種子都是用農藥侵泡出來的,本身就可以防止大部分的病蟲害。農民種完地、打完除草劑,就剩下水田放放水、旱田到日子抽抽條,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農活了。家裏留下的老人,經常去看看就可以了,

基本上可以說種完地,直接等著秋收就可以了。收割的時候,雇上一台收割機,用不了兩天就完活。種完地,年輕人基本上該幹嘛就去幹嘛。勤快一點的,出去打工或是當瓦工一類的。懶一點的,則幹嘛的都有,賭博輸得傾家蕩產也不在少數。

這個時代還不行,一旦當了農民就是臉朝黃土背朝天,基本上一忙就是一年。民兵又不脫產,所以必須要等農閑時候。到了冬季,即便是種植冬小麥的,在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播完種後,農活也是不多。

冬季不用鋤草,不用擔心病蟲害。像看著麥地別讓牲口啃了,家裏的老婆孩子就可以了。所以,將民兵整訓放到了冬季相對清閑一些。這樣,這些民兵也不用惦記家裏的農活,而不安心訓練。

隨著天氣逐漸的變冷,在冬小麥已經完成冬灌之後,整個農業生產基本停頓的時候,李子元在整個潞東地區展開了大練兵的活動。從主力部隊到地方武裝,從各縣獨立營到不脫產的民兵,都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練兵熱潮。

按照李子元地方武裝按照主力部隊看齊,民兵向著地方武裝看齊的要求。整個潞東軍分區所有的部隊,包括民兵在內都被折騰的不輕。尤其是采取兩個縣一起集中整訓那些民兵,從基本的隊列訓練到實彈射擊。從白刃戰到班排戰術,甚至營連戰術都進行了嚴格的訓練。

原來每人隻有幾發子彈,打光了極少有補充。甚至很多人手中隻有大刀長矛,或是用來打兔子的土製火藥槍。誰要是能弄上一支晉造三八式,都感覺到興奮無比。這次集訓,居然每人都是十五發子彈。

盡管有一部分,是軍區下撥的複裝子彈,可這麼一下子配發這麼多的子彈,讓這些從來都沒有這麼土豪過的民兵感覺到相當的意外。隻是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那麼的美妙了。進行實彈射擊之前的瞄準訓練,讓這些人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