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窗子前麵,站在窗外看著天上朗朗的月色,李子元的眼睛有些濕潤了。自己要是沒有稀裏糊塗的來到這個時代,在後世自己恐怕現在已經成家了。或是去政府機關做一個小職員,或是成為了一名律師。
可那次戶外之旅,卻讓自己莫名其妙的成了一名這個時代的人,成為了自己曾經敬仰的開國軍人。現在更是經曆了雪山草地的苦難,經曆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敵後戰場,無數次的掃蕩與反掃蕩作戰。
自己原來所學的專業早就已經丟光,現在的自己除了帶兵打仗什麼都已經不會。這個時代整個中華民族遭遇到的苦難,對於自己來說已經不在是或是影視劇,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與參與。
時代?想到這兩個字,李子元的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自己到目前看,還是一個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的幸運兒。相對於那些到在戰場上的人來說,自己現在不僅活了下來,還有了妻子和女兒,自己已經該知足了。
對於眼下的自己以及所有的人來說,一個時代的終結,隻是意味著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自己對未來,也該著手做一些準備了。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既然卷進了這場時代變革的大潮中,那就沒有任何的後路可言了。
相對於到處都是歡慶的人群,李子元在這個時候卻是異常的冷靜。除了分析自己下一步,究竟該怎麼做之外。他連續下達了三道命令,第一全分區的部隊立即轉入全部戰備,做好奪取壺北與潞東縣城的準備。
第二點,派人給壺北與潞東良縣城日偽軍,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立即無條件投降。保證全部的軍用物資,不受到任何的破壞。保證對兩個縣城,不做任何的破壞。此最後通牒,三天之內必須要給予答複。
第三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各縣區地方武裝與民兵立即按照既定建製集結,準備做好支前工作。同時李子元上報軍區,希望一旦兩縣城駐防的日軍一個加強大隊,以及偽軍拒不投降,批準他強行解決。
對於李子元的請示,軍區沒有在第一時間答複。直到八月十七日軍區才給予答複,軍區原有的作戰計劃現在已經停止。各部隊就地向各自防區的日偽軍,提出無條件投降的要求。如果日軍拒絕繳械,那麼就幹淨徹底的將其消滅。
軍區要求李子元盡可能的,還是要爭取日偽軍主動投降。如果該部日偽軍頑抗到底,在采取武力解決的辦法。另外,要求李子元以一部兵力配合四分區部隊,鉗製長治之敵並做好強攻長治的準備。
接到軍區命令之後,李子元除了留下一團調撥給四分區指揮,對長治之敵下達最後通牒之外,集中大部分的兵力對兩個縣城之敵采取了圍困的戰術。並於八月十九日,再一次給盤踞在兩縣的日偽軍下達了最後通牒。
此時壺北與潞東兩個縣城,對外交通通道已經全部被切斷。困守在兩個縣城內的日軍,對旅團下達的向長治集結的命令,除了硬著頭皮打出去之外,已經根本就無法完成。可強行突圍,該部日偽軍又實在沒有那個勇氣。
而此時整個日軍已經受命停止一切的軍事行動,所有的日軍不得有任何的輕舉妄動。在晉東南地區,日軍各個駐地也早被八路分割、孤立,要是硬著頭皮真的打起來,他們根本就得到不任何的支援。
期間,長治日軍曾經抽調出一部,試圖接應兩部突圍回撤到長治,以便準備按照第一軍的命令向太原集結。但被李子元集中三個縣的地方武裝一頓猛打,丟下了幾十具的屍體又逃回了長治。
在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除了少量的死硬分子之外,日軍從軍官到士兵已經是了無戰意。急於回家的日軍官兵,已經不想在有任何的鮮血,留在中國這片他們耗盡了辦法,也沒有能夠徹底征服的土地上。
而且日軍現在的行動,已經再無飛機大炮配合,更無其他方麵的友軍支援。所謂的第一軍雖說還在運轉,但能做的也不過是保持所屬部隊,不徹底的陷入混亂而已。至於作為一個戰略集團,這個第一軍已經是就算有心但也無力了。
在救援行動被打退之後,長治日軍麵對周邊八路的擠壓和咄咄逼人的態勢,隻是關上城門閉門死守,等待集結撤退的命令。對於城外八路的最後通牒,權當做沒有聽到。逼急眼了,就是告訴城外的八路,他們隻奉命向重慶方麵部隊投降。
按照盟軍總部的要求,不得向八路軍投降。至於八路有沒有權利接受他們的投降,他們現在隻能聽二戰區的,日軍自身是沒有這個權利作出決定的。隻是不斷的催促分散在各地的日軍,加快向長治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