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城城主看著我,我緩緩朝前走去,笑道:“我知道,論身價地位,你們比我隻高不低。自古以來有一句話,拳頭大的說了算!這樣吧,我一個人跟你們輪番上陣,那樣子太浪費時間了,不如你們將你們中意的首領人選推出來和我比試比試,隻要能夠贏了我,那我甘願讓賢!”
“說真的,你們的資料我看過了,真不怎麼滴!”
說著我將資料丟到一邊,魑城城主微微皺了眉頭,顯然他沒有想到我說話這麼狂。
九個人當中緩緩有兩個人被推舉出來,果真是尉遲連山和顏伯仲。兩個人年紀看上去比我要年輕一些,應該在二十五歲左右。這兩個人也是剛才沒有議論我的人,甚至聽到我被欽點為首領也沒有任何的反應。可能是同輩佼佼者的原因吧,這兩個人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交情,甚至對彼此的敵意,比對我還要明顯的多。
根據資料顯示,尉遲連山是第二個‘宗政略’的翻版,他來自冥域尉遲氏,二十歲開始出道來到四大城,開始陸續挑戰各大青年高手,有著非常傲人的成績。他雖說沒有保持全勝,但他的進步相當神速,比如說他今年敗在你手裏,那麼明年他會再次挑戰你,五年的時間,很多曾經戰敗過他的對手,現在都已經成了他的手下敗將。
資料上還有一行批注,說尉遲連山是個越戰越勇的人。
可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尉遲連山比別人更優秀的地方,是因為他的意誌力比別人強大!
而這個顏伯仲走過的路子,就有點和尉遲連山相反了。他背景無,沒有人知道他來自哪裏。但我可以肯定,魑城城主一定知道他的來曆,不然不可能將他選中。顏伯仲三年前來到魑城,他就在這天字號演武堂擺下擂台。一開始,沒有人在意這麼一個普通的外來者,但隨著他的連勝紀錄不斷邊長,才變得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最後魑城的青年一代佼佼者司馬天驕和顏伯仲大戰了半個小時,險勝收場,從而名聲鵲起。
戰敗司馬天驕之後,越來越多的青年前來挑戰顏伯仲,顏伯仲卻高掛免戰牌,直到尉遲連山前來,兩人大戰了一場,顏伯惜敗尉遲連山,被人尊為顏王。
看到這些資料,大家看出來什麼問題沒有?
最起碼我看到這九個人的資料,一下子就將顏伯仲定位一位非常可怕的高手,他的實力絕對在尉遲連山之上!
為什麼這麼肯定?
因為在這兩次最具分量的較量中,顏伯仲要麼是險勝要麼是惜敗,往輕了說,就是這三個人的實力相近,但往重了說,那就是這個顏伯仲非常惜力,與人交戰掌握力非常強。從他諸多的交手記錄來看,他險少有秒殺的記錄,哪怕對手不強,也勝的很平穩。恰恰是如此,這說明顏伯仲的實力達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地步,若不是如此,他根本做不到這般惜力。因此他和尉遲連山交手的那次惜敗,我更願意理解成是一種意外。
這一點從這兩個人的外在形象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尉遲連山是那種典型的霸氣側漏的高手,而顏伯仲被人尊為顏王可不是白叫的,因為他真的很帥很年輕,用現在流星的話來說,那就是一枚小鮮肉。顏伯仲是那種典型的溫和紳士,身上給人一種很平易近人的氣息,典型的鋒芒內斂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