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霄從剛剛那道長的神態便覺察出他並非一般的江湖算士,他人若是看到有人出手相救了自己,那還不趕緊磕頭道謝才怪,而這道長卻恰恰相反,他完全無視了自己,無視自己對他的出手相救。
淩霄不但不在意道長沒對自己道謝,反而更想對他探究多一點,他對道長說道:“道長一直忍受著挨打而不還手,難道不怕被打死嗎?”
道長一副泰然處之的樣子反問道:“不是沒有死嗎?”
淩霄聽完後大吃一驚,心想:“難道他早已算到自己的出現?”
淩霄繼續追問道:“難道道長早已算到自己能夠逢凶化吉嗎?”
圍觀的百姓都好奇地聽著兩人的對話,隻見道長捋了捋自己的小羊須,笑著對淩霄說道:“貧道並未曾算過,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貧道相信,天道酬勤,厚德載物。”
淩霄聽聞道長的話後,對他又多了一份敬重,圍觀的百姓也對道長嘖嘖稱讚。
淩霄對道長客氣的說道:“可否請道長到府裏一敘,小生也想向道長請教請教。”
道長聽完後,對於淩霄的邀請並不驚訝,他看了一眼那坐在地上神情癡呆的壯漢,然後對淩霄點頭說道:“那就隨你去一趟吧!”
淩霄遣人給了點銀兩來打發那名壯漢,便立即領著道長去了將軍府裏。
將軍府的書房內,淩霄禮待道長,並向道長報出了身份,字號,他說:“請問道長道號姓甚?”
道長也禮貌地回應道:“貧道道號:先知,在此謝過將軍方才的救命之恩。”
淩霄說道:“先知道長太客氣了,我不過舉手之勞而已,先知道長號稱“先知”,是不是真的可以預示未來吉凶?”
道長嚴肅地對淩霄說道:“貧道隻可以對他人稍作點撥而已,至於造化如何,那就要視個人而為了,畢竟天機不可泄露。”
淩霄聽著道長的話,覺得此人並不吹捧自己,於是又問道:“先知道長可有預測過煜立國的國運會如何?是否到了氣數已盡之時?”
先知道長一聽,不禁大吃了一驚,隨後他說道:“將軍,國之命數豈是我等能妄加猜測,若是傳了出去,這可是殺頭之罪啊!”
淩霄知道先知道長是在和自己打馬虎眼,擔心自己會尋他罪名而已,他對先知道長說道:“先知道長大可放心,今日之事斷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更別談會有什麼罪名!”
淩霄想了想又說道:“實不相瞞,此事乃關係到我氏族存亡,相信道長也有所耳聞,太子已在回國途中病死,現在各地諸侯都有稱王之心,倘若我走錯一步,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先知道長聽完淩霄的話後,深感他對自己的信賴和坦白,想必淩將軍此時定是如迷途羔羊一般,對大勢失去了方向感,正如古人所言:力足者信人,力不足者信神。麵對著如此大的壓力,他隻能將未來的命運交托於一位道士了。
先知道長認真的打量著淩霄的麵相,接著又拿起他的雙手觀相,隨後說道:“將軍位高權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以說是緊握著煜立國的生死命脈也不為過。但是,天命不可違,將軍此時正遇到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既然將軍已行到水窮處,不如坐看雲起時,耐心等待著局勢變幻吧!”
淩霄一聽,心中無比著急,他明明聽出先知道長是話裏有話,當先知道長說出自己此時正是遇到人生的轉折點時,他就更相信先知道長的預測了。
淩霄急切問道:“請先知道長多加提點,他日必報今日之恩。”
先知道長見淩霄如此誠懇求教,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將軍言重了,在貧道看來,煜立國不但氣數未盡,而且還會越來越好,下一代必是明君主政,帶領煜立國走向國富民強的時代。”
淩霄一聽,表情震驚,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他非常清楚煜立國此時的地位一直處於鄰國的下風。他想:“若是姑母稱帝,會有如此雄心壯誌,大展宏圖之誌嗎?”
淩霄很想知道先知道長是以何依據而推測的,若沒個有說服力的理由,叫他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他說的話,淩霄問道:“此言差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