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歎一聲,荊河下了碼頭,到了岸邊。
幾十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如蜉蝣一般,有貨船,也有客船,荊河隨即走向一處較小的客船前。此舟上還有一位年近古稀的擺渡人,他躺在船上,微閉著眼。
荊河向他拱手道:“這位老丈,可否借你船一用?”
老人睜開了眼,渾濁的眼中露出一絲精光,他用沙啞的聲音緩緩回答:“船,乃老朽之根,絕不租借於人,但若要是出海,百兩銀子一行。”
荊河心中一動,他再次說道:
“老丈,小生此行甚遠,怕是海上顛簸,所以還請老丈成全。”
“笑話,這海上,可沒老朽去不了的地方。”
荊河微微無語,但這幾十艘船隻有麵前老丈的最小,看來隻能這樣選擇了。
於是一包銀兩扔出,人已在船上。
“那就多謝老丈了,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出發吧!”
“去哪兒?”
荊河雙手攤開一幅圖,上麵的畫麵與去年秦始皇拿出的那副畫幾乎一模一樣,片刻後,他抬頭說:“先向東行一千裏。”
不多時,槳起,揚帆。荊河立於船頭,長袍在海風中獵獵作響。而船尾,老人獨帶一簑笠,搖著船槳。
不久,一首低沉的民謠從他嘴裏哼唱而出,順著海風,飄向遠方。
漸漸地,月滿眉頭,荊河一夜可以不睡,但此刻,由於小船顛簸,他卻有了些睡意,於是進了船艙。
直至他被叫醒,他取出地圖看了看,指示了老人接下來的路線後,又沉沉睡去,一路上,皆是如此。
“客家,地方到了。”老人的聲音在荊河耳邊輕輕回蕩。
此刻天蒙蒙亮,霧氣彌漫。荊河睜開眼,走到艙外,發現麵前……隻是一座荒島。
他忽然看向老人,冷聲道:“這裏不是我要去的地方!”
老人微微一笑,“老朽知道,隻是仙橋難尋,仙緣難求。不過……若是心大了,緣自然易;若是路遠了,橋自然現。”
不知何時,老人與舟消失,惟留下一段蕩氣回腸的話語。
荊河佇立於灘上,聽得此話,怔怔地望著老人消失的方向,許久,他才深深一拜,隨後轉身上島。
“若是心大了,緣自然易;若是路遠了,橋自然現……”荊河仔細揣摩著老人的話語,心底越發感歎起老人的不凡。
“他的修為,超出我太多,可他為何要去擺渡終生?”荊河心裏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轉眼,搖了搖頭後便不再去想,那等存在的心思豈是現在的他可窺的?還是尋仙橋要緊。
在外人看來,荊河矯健的身影像無頭蒼蠅一樣正在島中亂竄,可荊河卻知道,隻有心大了,仙緣自然就會出現。
這荒島,若看其寬,隻有區區數百丈,但它的長,卻仿佛永無止境。荊河的速度遠超千裏馬,在跑了一天一夜後,放眼望去,前方還是望不到盡頭。
“不知當初秦始皇派去的人是如何找到仙橋的?此路很長,怪不得要一年時間才會傳出消息。”
直到翌日,午飯後,荊河眼前的崇山峻嶺才突然景色變幻,漸漸雲霧繚繞,紫霞四射,山巒若隱若現。
荊河大喜,飛奔著踏入這仙地之中,可他剛一踏入,麵色立刻大變。
一聲“放箭”,荊河抬頭,空中萬支箭向他爆射而來。
來不及思索,荊河迅速後退,同時雙手結印,心中口訣默念,八個火球突兀地出現,環繞在荊河四周,抵擋這萬支箭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