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共同致富(1 / 2)

可萬萬使不得,她們東西剛搬進那屋子不久,地裏的莊稼也鋤了草長勢喜人,她並不想這麼白滋滋的還回去。

就聽村長在台子上道:“今日召集大夥過來,是因為半夏,也就是李老漢家二狗,在城裏發現了大機遇,每人每個月能掙二兩往上的銀子,他說過會不忘鄉情,這不就回來帶咱們去城裏掙錢了。”

說完頓了頓,場中一片寂靜,而後人聲嘈雜,交談聲不絕於耳,都不知道他們這些無一技之長的農夫農婦做什麼能一月掙二兩。

村長接著道:“有人願意去的,確保手腳靈便,就來李員外的管家處登記名字,你們沒聽錯,就是鎮上的舉人老爺李員外,他兒子李言卿和我家君然都在做這事,具體做什麼,讓半夏與你們細說。”

半夏走上前,清了清嗓子,清潤悅耳的聲音穿透整個場子。

“想必大夥都知道,我與丈夫在這明山鎮時,就賣一名為挑花刺繡的東西,我們決定批量製作,所以人手緊缺,你們也不用擔心不會做,這東西並不難,因為我的大伯母,她都自己依葫蘆畫瓢做了挑花刺繡去鎮上賣,你們應該也有所耳聞。”

“另外,跟隨我們進城的人,我們提供住宿與膳食,按單結錢,做得多相對拿的錢也多,村長的兒媳會與我前去,我們與你們簽合約,隻要雙方摁了手印,你拿不到應有的工錢,便可憑此據去衙門上告,”

“現在不下種不除草不收割,每戶都可以選一人去縣裏,不耽誤地裏的活計還能掙錢,何樂而不為?”

“還請大夥仔細考慮,村長會為我做擔保人,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這次招攬到足夠的人手,下次不知道何時還需要,再有就是每人每個月都有回家一次的機會,用不用可以自主選擇,縣城離清水溝不過一天路程。”

半夏說的這些,都是與景天商議過後的成果。

聽完半夏的發言,場中之人明顯有所動搖,這等好事,怎麼看都沒法拒絕。

村長和老福暗自點頭,好一個過了這村沒這店,半夏所說的話,恰好扣住了人性的弱點,容不得別人不心動。

趙氏一咬牙,拉著豔芳第一個上前,“記上名字,孫豔芳,她願意跟你們去。”

豔芳本想反駁,趙氏都沒有問她的意願,直接就把她給推了出來。

但轉念一想,反正留在家裏也與趙氏相看兩生厭,若她能掙錢了,在家裏也能挺直了腰板,而且每月都能回家見丈夫與兒子,並沒什麼不好。

索性一點頭應下來,讓老福記上她的名字,再摁了手印。

半夏這就算是招攬到了第一個人,感激看了趙氏一眼,無論趙氏出於什麼心態,這一下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果真陸續有人家當場商量,把家裏做體力活較弱,但手腳靈巧的女子帶上前,登記了名字摁下手印。

他們也不擔心半夏騙他們,他們看不著半夏,但李員外和村長跑不掉,有這倆做擔保,放心。

半夏與老福在清水溝待了兩日,陸續有三十餘人登記上名字,許多人膽小,想等這第一批人試水,下次半夏再來招人手時才去。

半夏也挺滿足,第一次招到三十多人已經算很不錯了,左右她問心無愧,等這三十多人嚐到甜頭,消息一傳開,後麵何愁沒人願意?

讓這些願意一同進城的人收拾個人的行李包袱,把她們集合,帶著浩浩蕩蕩的往縣城去了。

還有幾個壯漢,是不放心自家女眷就這麼進城,還順便受旁的女子家人之托,跟著一起進城,確保半夏不是販賣人口的人販子。

半夏沒有反對,都是村裏熟悉的人。

這麼多女子走在路上,著實讓人震撼,許多人駐足,心裏尋思是不是什麼人組織去縣城找縣太爺的麻煩,或者村裏大規模糾紛處理不當,需要到縣衙處理。

半夏提前跟大狗翠枝打過招呼,今日傍晚會領著許多人回到城裏,讓她們蒸多人的飯菜,不需要多精致,管飽就行。

為了今日,半夏買了四五十個土大碗,進城的村民一人分配一個大碗一雙筷子,飯菜裝在一個碗裏。

當二三十人擠在這個小院,平日寬敞的地方顯得十分狹窄,村民排隊上前各領一碗飯。

吃完後各自在盆裏洗刷幹淨,半夏讓她們收起來,領去李言卿布置好的住宿地點。

“這屋裏是通鋪,你們都是女子,便沒那麼多避諱,去選自己中意的床鋪,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我和我大哥嫂子會來教你們如何點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