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趨炎附勢(1 / 2)

因景天一行人在擺完宴席後, 要趕回縣城趕製挑花刺繡,這次便沒有翻萬年曆瞧日子。

今日敲鑼鳴炮, 明日就擺宴席,宴請全村人。

景天看得出村長對陳君然的期望,此次沒有再發表什麼講話, 而是讓陳君然上前,說說理想抱負心路曆程。

陳君然過去十多年都紮在書海中,場下這麼多村民, 他竟有大半覺得麵生,一時怯場, 少許磕巴。

景天走上前, 寬厚的巴掌落在陳君然肩頭, 讓他心定一些。

不知為何,身側多了一人果真踏實不少,此前一人獨站在前, 兩邊空蕩蕩的, 莫名就心底發虛。

清清嗓子將一段話說完, 場下少不得一陣掌聲與叫好聲,村長萬分欣慰。

陳君然望著景天笑了笑, 原來在許多人跟前說話, 並不如想的那般困難。

有了此次開端,日後再遇此境, 心底也不發虛。

該有的流程走完, 景天和半夏從高台上並肩下來, 一眾村民不由得目不轉睛。

二人郎才女貌,眉眼間光華流轉,透著絲絲兒的貴氣,一股鶴立雞群之感油然而生。

自伊始見半夏,他們便覺半夏與這個小山村格格不入,而景天更是在眾鄉親的見證下,膚色一點點淺化,氣韻一層層升華,最終有了俯瞰山河的氣概。

景天二人走進人群,陳君然緊隨其後,被眾人圍了個水泄不通,道賀之聲不絕於耳,還有不少人詢問考秀才舉人困不困難。

景天隻得停住腳步,“多謝各位,至於考秀才舉人難不難,看天分而定,有人一試就中,有人考到白發老翁也難以上榜。”

後方不少人撇嘴,雖然他們大字不識一個,但顯然不信景天之言。

景天讀書兩年,一年內接連參加縣試鄉試,都是一次就中,村長家陳君然也隻考了兩次。

他們是家裏沒錢,若不然,將自家孩童送給半夏教導,長到十七八去參加科舉,考中的幾率定不會小。

至於為何要交給半夏教導,因為景天是半夏教導出來的。

景天不知道旁人把他考上舉人的功勞都歸給了半夏,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打算反駁。

大伯一家被擠在外圍,與景天和陳君然說不上話,趙氏拚命的往裏擠,揪住前麵人的衣裳,就把別人扯出來。

“讓一讓讓一讓,二狗要去我們家落腳!”

景天身後的王氏聽到趙氏這話,臉色一沉。

顧及到景天都是要做官的舉人老爺了,她們自家人都注意著不再叫景天作二狗,而是喚景天的字,這趙氏居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兒,叫景天二狗。

不過沒有當場發作,左右清水溝的人都知道景天的小名,再說她們景天現在是有身份的人,她不能小家子氣像潑婦一樣,給景天丟份。

趙氏已經領著一家子擠到景天跟前,滿麵笑容,“二狗啊!沒想到你這麼快就出息了!要回來也不提前打聲招呼,我們也好漿洗被褥讓你歇息。”

大伯附和道:“是啊,你也知道家裏的情況,現在忙秋收,沒時間收拾,屋裏亂七八糟的一團,怕髒了你們的衣裳。”

景天頓了幾個呼吸沒有接茬,說實話他有些尷尬,大伯母是什麼樣的人大夥心知肚明。

之前他還沒有考上秀才時,大伯母話裏話外都透著對他們家的糟踐。

看不上他們家比較窮,看不上他們家人丁單薄,還瞧不起他花精力去讀書,覺得他在做無用功,等著他考不上好看笑話。

而大伯家其他人,都是默許大伯母這種行為的,沒人說大伯母半個不是。

後來他得了縣案首,按例進學授了秀才功名,再回來擺席時,大伯一家的態度就好了不少。

時至今日,他考上了舉人成為候補官員,大伯母這自發熟稔,佯裝責怪的親切口吻,實在顯得不倫不類。

果然趨炎附勢無處不在,想要不被別人看不起,就需奮力往上走。

想到此處,景天也掛上笑容,看上去十分親和,“我們臨時決定回鄉,來不及捎信回來,不過無事,雖然如今我有了功名,但人不能忘本,環境艱苦若大夥都忍得,我們又有何忍不得?不礙事,照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