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深宅大院(1 / 2)

徐千章將景天的提議奏給華元帝, 詢問是否將事情本質直接告訴景天。

華元帝看了徐千章一眼, “閣老以為,從李全已經展露的頭角來看,李全看不透此事的本質麼?”

徐千章道:“老臣細一想,覺得李全已然看透了寧肇斂財一事的本質,才會主動提起,讓其同鄉加入其中。”

“正因如此, 老臣前來請奏陛下, 是否要采用李全的提議?”

華元帝思緒轉了一圈,如果采納李全的提議,李全就必須作為重要的一環參與其中,以鄉情和提攜之恩調節朝廷與那個同鄉之間的關係。

如此一來,李全便能接觸到一國的最高機密,比一般翰林學士涉及的東西多, 無限接近黎國政治決策的核心成員。

捋清楚其中利害, 華元帝朗聲大笑, “哈哈哈哈哈不錯, 這李全委實聰明,所有他遇到的問題,本該十分棘手,卻都被他轉化成為機會, 一步步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李全確實是一把上好利劍, 但有時候, 朕不喜歡太過於聰明的人, 一個不慎,他是否會連朕也算計進去。”

笑著,卻不知牽動了什麼地方,引起一陣猛烈的咳嗽,唇上顏色有些淺淡。

徐千章垂眸斂目,對此習以為常,許是華元帝太過勤政,積累了些許舊疾。

“老臣以為,陛下足智多謀,李全雖比一般人聰明上進,卻還是不足以與陛下相提並論,無需擔心李全能夠算計於陛下。”

“且李全人品極佳,重君臣之禮,全心為大黎社稷著想,常言道士為知己者死,攻心為上,陛下理應重用李全。”

徐千章任太傅之職,與華元帝相處數十年,在徐千章眼中,華元帝什麼都好,不驕不躁耳清目明,有遠見夠狠辣,隻是太過剛愎自用。

華元帝期望大臣成為手中利刃,卻又不給好劍開刃。

華元帝又笑一聲,道:“當然,朕自會重用李全,李全身出寒門,任他自身三頭六臂,朝中文武百官足以絆住其手腳。”

徐千章心中一凜,華元帝能逆流而上穩坐龍椅,並非偶然。

人心不足,當徐千章成為黎國首輔,桃李滿天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上麵那一人的位置似乎唾手可及,也曾生出隻手把持朝政取而代之的心思。

但這麼多年過去,華元帝從未讓他有機會一手遮天。

華元帝玩轉製衡之術,各方勢力皆相互絆住手腳。

相互消耗之下,最終的得利者,便是華元帝。

徐千章地位顯赫多年,堪比宰相,卻不再妄圖一枝獨大獨攬朝政,最終決定權都在華元帝手上。

絲毫不用懷疑,哪怕多年師生情誼,華元帝也不會對他手軟,以至他隻能改用迂回戰術。

華元帝將徐千章的神色納入眼底,而後收回目光,“這件事就交與閣老處理,采用李全的提議,確保萬無一失咳嗯……”

盡力忍耐,唇角還是露出幾聲幹咳。

“冬日天寒,還請聖上注意龍體。”

徐千章便退下,找了景天確定細節,才好與吏部通氣,草擬調任詔書。

景天收到徐千章送來的邀請函,心裏就有了些譜,看來此事能成。

景天來到徐千章府上書房,徐千章直接道:“李翰林是聰明人,應該知道這次請你來所為何事。”

景天這次沒有遮掩,道:“下官人微言輕,不敢直接進諫,無奈才走此迂回路線,還請閣老恕罪。”

實際上,如果沒有半夏那件事,他連迂回路線都懶得走,準備放手讓旁人去做,假裝什麼事都不知。

徐千章並沒有糾纏於此,道:“聖上采納了你的提議,你確定可行吏部立刻就能頒發調職文書。”

景天道:“我的信已經送出去數日,可能還需二十餘日才能得到回信,確保無後顧之憂。”

徐千章沉吟一瞬,“那就這樣吧,若你那同鄉立場不定,弄假成真當真被寧王收買,罪責你一律承擔。”

景天一拱手,“自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事,下官當初為賑災順利不出岔子,假意答應與寧王合作,飛蝗宴賺來的錢,下官奏章中所寫用來運作的部分,就是被寧王拿走。”

“雖然隻是虛與委蛇,但避免日後寧王知道是下官檢舉於他就拖下官下水,下官想請閣老在聖上跟前說明情況,為下官求一道赦免令。”

徐千章沉默片刻,道:“此事不難,你自放手去做,不出三日便給你拿來那赦免令。”

怎麼可能讓李全冒險?如此真材實料自然要讓其欠下人情,與自己站在一邊,日後才方便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