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和院書房內,謝靈曦越發的沒正行兒,謝玥齊那邊講的政治故事她也懶得聽了,說得通俗點兒就是,叔叔和侄子爭家產!
隻是這家產有些大,在這個世界,總共就四個國家,東原國、西山國、南海國、北地。這其中與原來她知道的華夏民族曆史有相似之處,譬如西方多山、東方多平原,譬如南側臨海,再譬如北方為少數遊牧民族,按部落種族論,不稱國家。
在古代,農耕最為重要,而東原國多平原,適合農耕,自然相對富饒,按財經算,毫無疑問是四國中最為強大的一國。所以,叔侄倆掙家產雖然有些難看,但誠實地說,這家產確實有撕破臉的價值。
“對了,總是安王爺來安王爺去的,我還不知道他叫什麼呢。”
謝靈曦拋出一個小問題,企圖給長篇政治故事畫個小節號。
“安王爺名叫莫雲驍。先帝與孝王爺是親兄弟,因而當今皇上兄弟以及孝王爺子女皆排雲字輩,隻不過先皇這一支子女的名字都從馬,取良駒之意,而孝王爺子女的名字從水,意在生生不息。”
靈曦不由得在心中笑了,這名字雖然說不出哪裏不對,卻足以顯出那份偏愛。
“誰取的字啊?”
“先皇與孝王爺的母親,皇上的祖母。先皇駕崩那天,太皇太後因為痛失愛子一同去了。”
“真的假的?”
謝靈曦一時沒有繃住,脫口而出。愛子?識字的都知道,絕對“生生不息”更能體現出老一輩的喜愛之意,更何況是在帝王之家,“生生不息”與“良駒”,孰重孰輕,一眼就能分辨出來。她的愛子,絕對不是先皇,而是孝王爺。
“這怎會有假,皇上昭告天下……”
這麼一說,更不像真的了。而且,謝玥齊的話裏明顯底氣不足,想不到他尚未加冠,就懂這麼深沉的帝王心術了。這些事可是她原來看了不少曆史正劇才知道的。
自古老人家都偏疼小兒子,太皇太後生出竇太後的心思也未可知,她們的小兒子封號都是“孝”,想來同樣的母子情深。
隻是,這位先皇沒有漢景帝長壽,沒法無聲無息、平安喜樂地免了一場動亂。
孝王爺在朝堂上已經權勢滔天,母族又一向有不小的影響力,若二者聯合,就算有定王爺手中的兵權,時局上的一番動蕩在所難免。
雖沒證據,但想來先皇為了自己的兒子,臨死拖上了母親的可能性有七八成。而後皇上再安撫他祖母的家人,孝王爺一方的勢力就孤掌難鳴了。
先皇弑母,不孝是肯定的,但身為平民百姓,卻沒資格指責君王。要知道,身為兒子他雖不孝,卻為子民免了改朝換代的動亂。
謝靈曦深邃的眼睛裏一陣陰沉,轉而又是一陣平靜,透著點點淒涼。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果然,在帝王心中,不曾有家,也不能有家。
謝靈曦知道,她要是想退婚,必定要卷到這種冰寒刺骨的政治漩渦裏去。不過為了自己不嫁那種花花公子,她豁出去了!
但究竟如何做,她還要再掂量掂量。
言語之間,絕對能聽出來,謝玥齊屬意天子派。但她到底要依附哪一派,從而成功退婚,她還想再琢磨琢磨。畢竟,聽別人的意見雖然很重要,但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