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國家形象在非洲麵臨的挑戰及輿論應對(1 / 2)

理論平台

作者:肖而麗

中非兩大文明的交往曆史悠久,尤其是1956年中非建交以來的半個多世紀裏,中非關係曆經風雨而情誼日深,在多個領域和寬廣舞台,雙方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成就了一段“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的佳話。在廣大非洲人民眼裏,中國是一個文明久遠、愛好和平、平等友善、互利發展、無私援助的國家形象。但冷戰結束後,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一方麵中非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穩健發展,非洲人民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知更為客觀;另一方麵,中國國家形象在非洲也遭遇了挑戰,需要引起重視。

一、負麵形象的出現

2006年2月,時任英國外交大臣傑克·斯特勞訪問尼日利亞時,惡意渲染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認為中國在非洲的做法與150年前英國的做法相似,並將中國與貧困、地區衝突、恐怖主義等一道列為非洲麵臨的十大挑戰之一。以此為開端,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客、媒體和學者紛紛跟進,炒作“新殖民主義論”,歪曲中國形象,極力把中國塑造為非洲大陸的“新殖民主義者”。這一總體負麵形象在不同領域又被具體化。

第一,在中非經濟合作領域,認為中國是掠奪資源和傾銷商品的“殖民國家”形象。部分西方學者聲稱,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需要巨大能源資源和龐大海外市場的支撐,因此中國對非洲不斷加大投入是基於對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戰略原材料的需要,是基於開拓海外市場的需要。《經濟學家》2006年的一篇文章就煞有介事地寫道:“大約600年前,明朝的航海家到達這個大陸的東海岸,帶回了一頭長頸鹿以滿足皇帝的好奇;今天,中國的船隻在同樣的航線定期航行,帶回了石油、鐵礦石和其他商品,以滿足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發展的貪婪胃口。”

第二,在中非政治關係領域,認為中國是鼓勵非洲“暴政”和忽視人權的“專製國家”形象。部分西方國家不僅指責中國在國內缺乏民主、漠視人權,還指責中國將這一做法變本加厲地移植到了非洲。認為中國在對非援助過程中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做法,縱容了“獨裁政府”,衝擊了西方國家在非洲長期推行民主、人權的所謂努力。此外,還指責中國在非企業工作環境惡劣,工資待遇很低,忽視對非洲工人基本權利的保護,有種族歧視嫌疑。前德國經濟發展與合作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批評中國時就指出:“單純隻是從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角度出發,很少考慮推動非洲國家民主進程。”

第三,在中非文化交流領域,認為中國是單方麵輸出自身文化和價值觀的“傲慢國家”形象。近年來,中非文化交流日益推進,人員往來日益頻繁,尤其是在中國的非洲留學生數量穩步增長。同時,通過主動走出去,中國在非洲傳播自身文化的力度也不斷加大。以孔子學院為例,截至2010年8月,中國在非洲地區18個國家設立了25所孔子學院,為非洲培養了大量漢語人才。此外,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也引起了非洲國家較高關注和積極評價。但在一些西方國家眼裏,這些客觀事實卻成了他們指責中國實行“文化沙文主義”、推行“文化霸權”的所謂“證據”。部分西方國家批評中國傲慢地利用孔子學院等渠道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和發展模式,企圖在文化上控製非洲。

當前,中國的“殖民者形象”已經引起非洲國家部分政府人士與人權、環保等非政府組織以及某些新聞媒體和學者的“共振”。少數非洲政治人物、學者出於不同原因,成為西方國家的追隨者,個別非洲當地媒體無意中也充當了西方媒體的工具,使一些普通民眾受到誤導。

二、負麵形象出現的背後

中國國家形象在非洲遭遇的上述挑戰,即中國負麵國家形象在非洲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這一表象背後,到處可見西方國家的身影。

西方國家之所以想這樣做,背後的意圖是遏製中國影響力在非洲的快速發展,這反映了西方國家對非洲的重新“發現”和“重視”。在當前中西方實力地位相對變遷的進程中,西方依然沒有適應中國的快速發展,麵對中國影響力的外溢、中國國家形象的不斷塑造和中國國際話語權的穩步提升,擁有曆史優越感的西方國家延續了零和博弈的邏輯和意識形態的思維,不甘心退居二線,希望繼續保持住既有利益陣地,尤其是非洲這塊與西方有著緊密曆史和血緣聯係的大陸,更是他們不肯輕易放棄的地區。冷戰結束後的十多年裏,非洲大陸在歐美國家戰略中的地位曾有所下降,但最近幾年,隨著非洲大陸的聯合自強和不斷發展,加上中非關係的快速發展,非洲大陸越來越成為一塊充滿“希望”的大陸,成為各大國眼中的香餑餑,因此,歐美國家加大了“重返”非洲的力度,在這一“重返”過程中,中國自然被視為重要對手,在軟實力領域發動進攻就無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