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窩棚區,蘇雲看到嬉笑玩耍的孩子,心裏突然間沒有那麼難受了,雖然他們的要求隻是吃飽飯,而自己滿足了他們這個要求,這種想法隻是給自己的愧疚心裏一個安慰,新時代的人麵對舊時代的苦難,還是難以直接消化,所以民國很黑噠,大家不要萌他。
“蘇先生,你看我們地基已經打起來了,從附近山上頭伐的木頭,人手又足,不足一個月,我們這邊就能建好了”趙老漢圍著蘇雲,嘴裏的旱煙一刻吧嗒吧嗒的也沒有停。
“恩,關鍵馬上入秋了,大人挺得住,孩子挺不住,學堂有規劃嗎?”蘇雲站在湖邊,看著一望無邊的太湖水,清澈不見底,沒有後世的汙染,沒有過度捕撈。
走到蓋屋子的地基前,半大的孩子都拿著竹筐簍土,蓋房子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首先必須挖地基,大概半米左右。別小看這半米的地基,圍著兩百平米的地方挖一圈半米深,三十公分寬的溝,再加上每間房隻要有牆的地方都必須挖,算起來差不多要挖四個立方的土。挖好之後,用木板在地基裏搭成方形狀,往方形裏麵填土,填一層土澆一次水,再壓實一下,等差不多幹了才能進行下一次填土,這樣才算築好了底牆。
等方形填滿土了,再把木板取出,在原先的底牆上再搭方形,再往方形裏填土……如此循環,直到牆築到足夠高。
沒辦法,農村裏麵窮,沒錢蓋磚房,隻能蓋土房。蓋房的土從哪裏來呢?村外的田地裏麵有很多土,但沒有一塊田地屬於他們,所以不可能從田地裏麵取土,小河裏麵的土多數是些沙土,用來築牆容易坍塌,那隻能從山裏取土了,就說,要蓋房的話,必須把地基挖好了,再去山包裏麵拉土回來築牆。築牆還不是一天就能築好的,還得等它一層一層幹了才能一層一層往上築,築完牆,
還得搭房梁,鋪瓦片,沒有個十天半月根本無法完工。如果遇到個下雨天氣,還得把工期往後延。
這些東西都是從趙老漢口中得知的。
趙老漢讓梅花以及山蠻子他娘兒做飯,蘇雲沒想過,原來蓋房子是這麼艱難的一件事,擱在現代社會,摩天大樓也就一年時間。
山蠻子和二丫也用小鏟子幫著幫著大人挖一點,看著兩個懂事的孩子,蘇雲隻覺得心裏暖暖的。
“趙叔,難道沒有磚頭嗎,這樣費時間不說,還不敞亮牢固?”蘇雲疑惑的問道。
“磚啊,也有,不過,那玩意本錢費大,一般鄉裏的財主都是土窯子,都不敢用磚”趙老漢心裏一歎氣,富貴人家的出身,果然眼界高,拿錢不當回事。
“那就用磚吧,該買的材料都買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盡量用錢,省時間最重要,另外留個大屋子,屋頂和門框抬高,做倉庫”蘇雲說道。至於說學習其他穿越者拉水泥,拉機器,甚至還有拉磚塊的,那是覺得現代社會的國家機器是擺設,那是分明想死的快。
再說蘇雲也沒有把現代的機器設備帶過來的想法,現在自己隻是看客,探險的成分居多,也許還有憐憫,同情,帶食鹽和勞保用品過來,已經是破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