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童真(1 / 1)

如果生活在一個正常的家裏,每個小孩都會是在父母的細心嗬護下,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孤兒院的孩子不可以,他們要學會這個年紀本還不必學會的東西,明白很多本還不需明白的道理,知道自己的“與眾不同”。

因為不曾擁有過,所以他們比任何一個人都更加的渴望親情,為什麼別人有爸爸媽媽而我沒有,別人有家而我沒有,這個問題在他們的小腦袋裏,永遠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疑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還會慢慢的明白,但是心裏也會有為什麼自己的父母會不他,為什麼自己還會被拋棄的的疑問。

善兒今年已經八歲,巴掌大的小臉上,有一雙非常漂亮的大眼睛,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或許院長真的沒有給她起錯名字,她用一顆最純真善良的心,去看待這殘忍虛偽的世界。即使是十幾年後,殘酷的現實,坎坷的經曆,也並沒有改變她這份最初的善良。

長得漂亮,又聰明懂事,很多來領養孩子的夫妻都想要收養善兒,可是這孩子說什麼都不肯,最後沒有辦法,也隻能作罷。

“院長媽媽,善兒可不可以求求你不要再讓叔叔阿姨把我帶走好嗎?”“為什麼呀,善兒?讓叔叔阿姨做善兒的爸爸媽媽難道不好嗎?善兒是不喜歡他們嗎?”“當然不是,善兒很喜歡他們,但是如果我和他們走了,那等爸爸媽媽來接我回家的時候就會找不到我了,那他們該多著急,多傷心啊。”

看著孩子純真的目光,院長的心在隱隱作痛,又怎麼忍心告訴她爸爸媽媽不會來接她的這個殘忍的現實呢!

院長溫柔地撫摸著她的頭,她還隻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卻有著超越她年齡的成熟。

“好,那院長媽媽就陪著善兒一起等爸爸媽媽來接你回家好不好?”“好,我們打勾勾,一言為定。”“一言為定”院長將善兒摟在懷裏。這麼可愛的孩子,她的父母怎麼會忍心把她拋棄,如果看到現在的她,會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

善兒很喜歡畫畫,而且小小年紀就已經表現出了超強的天賦,她最喜歡的就是畫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畫麵,不管圖片中是什麼樣的場景,但都會表現出濃濃的愛意,或許這正是她對父母的期待,對家庭的渴望。

善兒上學和學習畫畫的花費,一直都是由當年把她送到孤兒院的好心人資助,而且她也會經常來孤兒院看望孩子們,孩子們也親切地稱她為任媽媽。

孩子們和她的關係都非常的好,尤其是善兒。或許這就是緣分,任太太非常喜歡女孩,但是自己有一個比善兒大兩歲的兒子,所以她就把善兒當做自己的女兒一樣看待,而且去孤兒院的時候,也會經常帶著兒子一起去,久而久之,大家就都成了好朋友。

或許已經記不清楚他們是什麼時候認識的,反正當善兒有記憶開始,就會叫他在熙哥哥,也就是趙媽媽的兒子任在溪。

所謂的成長,指的並不僅僅是年齡,更多的是生活的曆練,在父母的眼裏,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或許在別人眼裏,你可能是無所不能的“超人”,但當你回到家的時候,就會變成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他們會為你準備好你生活裏所需的一切。縱使你已經頭發花白,但隻要父母還在,你便永遠有機會扮演一個孩子的角色。

但是恰恰相反,如果沒有父母溫暖的懷抱,寬厚的臂膀,即是還僅僅是一個孩童,你也不得不逼著自己長大,自己一個人去麵對人生這場未知的旅途。沒有人會為你遮風擋雨,不論是痛苦還是喜悅,也不會有人和你一起麵對,所以注定了是一個人,那就要學會自己麵對這人生的一切,除此之外別無選擇。這便是人生。

正因為如此,讓一個僅僅八歲的小女孩過早的學會了什麼叫堅強。

她會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功課,幫助孤兒院****可以做的所有事,不僅她自己已經不再需要別人的照顧,而且她還能照顧好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如果說她的善良是與生俱來的,那生活便又給予了她不得不學會的堅強與自立,而這也慢慢地滲入到她的性格當中,成為她無法改變的習慣。

人們總是說生活的環境會造就一個人的性格,但這也不完全對,一個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最缺少的就是愛,可偏偏對於善兒來說,她的愛心太過泛濫,性格開朗活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興趣,除非了解她的人,不然根本不會相信她是孤兒。

沒有父母的遺憾是她深埋在內心最深處的痛,小的時候,她會哭鬧著找爸爸媽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會把這份感情隱藏的很好,即使再傷心難過,她也不會在眾人麵前表現出來,雖然她還隻是一個小女孩。

善兒最喜歡去離孤兒院不遠的沙灘上玩,有的時候會帶著自己的畫板,在一個人不算多的地方安靜地畫畫,天真的她以為海和天真的是連接的,海的盡頭便是天,天的盡頭就是海。而自己的父母就住在海的盡頭,她甚至天真的幻想,有一天爸爸媽媽會駕著雲彩來接她回家。

雖然用大人的眼光來看,這是一件滑稽的事情,不過對於八歲的她來說,這是她最渴望實現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