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送了三位公主進去,晉元長公主笑著向若華道:“東陽與昭平素來親厚,又是好一陣子不見了,怕是有不少女兒家的小話兒要說,不如我陪你去迎那些親眷們,讓她們說會子話吧。”
若華自然不會拒絕,笑著道:“有勞公主了。”晉元公主果然十分熱心,陪著她在門前迎著。
“這是齊王妃,你該叫二嫂嫂。”晉元公主笑著上前一把扶住年歲已長的齊王妃道。
若華上前扶了齊王妃另一邊,一邊笑道:“二嫂嫂快請裏邊坐了。”
齊王是先皇第二位皇子,比今上還長十餘歲,齊王妃也早已是五十歲開外,她一邊笑著向若華點頭,一邊顫巍巍走著道:“真是個好孩子,模樣也周正,隻可惜你二叔不能過來給太妃娘娘賀壽了,他如今還替皇上守著西邊呢……”一路絮絮叨叨著。
待送了齊王妃到花廳坐下,晉元公主才輕聲對若華道:“齊王最擅帶兵,雖然年事已高,但還在鎮守西邊。”
又迎了好幾位王妃,晉元公主都是親熱體貼地送到位上,若華少不得一一記住,日後再見也好說話。待丫頭報說睿郡王妃到了時,卻見晉元公主臉色微微一變,並不上前,若華滿是疑惑,卻也隻能跟著她一道立在花廳前。
睿郡王妃瞧來不過二十左右年紀,一身大紅品服,模樣很是清秀動人,待她到了跟前,盈盈拜倒道:“給七姑姑和九嬸嬸請安。”
晉元公主卻是微笑道:“睿王妃不必多禮,快請起,裏邊坐吧。”
若華也是微微點頭笑道:“請起吧,太妃娘娘已經在花廳裏跟親眷們說話了。”
睿郡王妃起身笑道:“素來聽聞九嬸嬸膽色機智過人,今日得見果然如此,怪不得七姑姑喜歡。”
晉元公主笑道:“你不也是要強能幹的嗎,我又何嚐不喜歡了。”睿郡王妃聞言一笑,這才帶人進了花廳坐了。
若華倒是曾聽蕭琰說起這睿郡王,原是今上嫡親兄長韓親王爺的嫡子,韓親王病故後,今上便把京師防衛交與睿郡王管轄,可見是十分信任的,這睿郡王妃也不是尋常出身,乃是先皇朝中韓太師長孫女,如此這睿郡王自然是非同小可,隻可惜他卻是對立儲之事毫無興趣,一心辦差,如此在朝中名聲倒不如肅郡王那般彰顯。
好容易迎完所有皇室親眷,其他命婦夫人也都陸續到了,太妃早已在花廳與幾個老王妃說笑了。若華謝過晉元公主,這才悄悄到太妃身邊,俯身輕輕道:“太妃娘娘,賓客都齊了,是不是該傳了水月班唱頭出了?”
太妃微微頷首:“把戲折子給她們點吧,準備好打賞。”若華早就吩咐人準備好了幾籮筐散了的銅錢子,又讓幾個有氣力的婆子站在台下聽候吩咐。
大花廳正對麵就是搭好的戲台,水月班早就讓伶人梳妝換了戲服候著了,待得了吩咐便鼓樂齊奏,吹吹打打開戲了。一幹女眷們坐在花廳裏,一邊吃茶和點心,一邊看戲,倒也熱鬧。
丫頭捧了戲折子到齊王妃跟前,她正跟太妃說著話:“……說來有好些年了,那會子才剛進王府,哪裏知道這些。”
太妃也笑著道:“可不是,一晃已經過了這麼些年了,如今連你都抱孫子了。”
齊王妃最愛說舊事,一聽太妃的話正要說上幾句,卻看小丫頭跪在跟前捧著戲折子,笑著道:“哎呦,快起來給她們瞧吧,我這老眼昏花的哪裏還看得清這個,也就不必費事了。”
太妃笑道:“隨便點一出就是了,隻圖個熱鬧。”
齊王妃接過那折子眯著眼瞧了瞧,隨手指了個:“也瞧不出是個啥,就這一出吧。”丫頭忙記下了,卻是《夜奔》。她也不理會,隻是轉過頭去拉著太妃說著話。
戲台上正唱道《玉玦記》第二出,那俊俏扮相的小生正唱道:“靑歸柳葉顰尙小。春容漸入庭皋。綺羅餘寒驚料峭。看映日簷花迎笑。朱門靜悄。簾幕上紅塵不到。”花廳裏的王妃公主夫人們都是聽戲的行家,自然知道唱的極好,一片叫好聲。
太妃也聽得入神,笑著點頭道:“好,看賞。”若華吩咐下去,那戲台下的幾個婆子端起筐子向戲台上灑了一地銅錢。
正熱鬧間,卻聽花廳外一陣慌亂,錦畫快步進來在若華耳邊道:“王妃,王府外來了一隊羽林衛,說是要進來拿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