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1)

這裏有兩位老人,女主人一九九一年退休,現在腿腳稍有不便,男主人一九九五年退休,居住在長江堤岸邊上,一棟不高的小樓裏,三室兩廳,麵積不足一百平米。他們有兒有女,但兒女們要去忙各自小家的事,顧不上陪伴父母。因此,老倆口的家,顯得十分平淡、寂靜。每天起床,照例要站在客廳窗戶邊,眺望江麵樓船、扁舟。

一日,兩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家居無事,喜閑聊。確切地說,不是喜好閑聊,而是隻有閑聊。

“你說我們兩個這一生過得怎麼樣?”突然婆婆喊著公公說。

“過得還算可以。”公公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對我這一生做個評價。”婆婆接著又說。

“你聰明,而伶俐;你純真,潔白如玉;你善良,待人謙和;你公正,毫不自私;你是賢妻,又是良母。一生沒做過一件壞事。”王思源真誠地給予她高度評價。

“我有那麼好嗎?你過獎了。”她高興地說。

“但是,你有缺點,很嚴重的缺點。”王思源板著麵孔說。

“是的,我的缺點已經說得夠多了,你再數落我一番?”她滿不在乎地說。

“生活懶散,飲食任性,性情急躁,是你的致命缺點。”王思源確實在數落她。

婆婆聽完公公對她的評價,連連點頭,哈哈大笑。

“我很感激你一生對我的關愛!”不一會,婆婆沉靜了下來,眼角有些濕潤地說。

兩人閑聊了很久,都感到一生經曆了許許多多的事,因為我們處在一個社會動蕩的偉大變革時代。仔細想想,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是親曆者,見證者。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感覺這一代人是多麼的幸運啦!憧憬未來,人生之路將越走越寬廣。我們努力學習,鑽研業務,不計報酬,勒緊褲帶,埋頭苦幹,篤信共產主義的美好明天。

“把我們這些經曆記錄下來,留給子孫們看一看爺爺、奶奶是怎樣學習、工作、生活的。”聊到這裏,婆婆突發奇想說。

“這行嗎?”公公並非認真地回答她。

“怎麼不行?你算個賬,上帝留給我們的時間,可能有十年,五年也可以。寫一本回憶錄似的小說,花個三年五年,即使寫不完,也不礙大事。你要知道,這是消磨時間的最好辦法。”婆婆說。

“你說得有點道理,馬克思的《資本論》、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也是沒有寫完嗎?”這時,公公認真地回答她。

於是,兩人決定馬上動手。無事可幹,難度時日,這問題不就解決了。

人生世事難料,正當我們搜集資料努力寫作的時候,婆婆身體逐漸衰弱,行走越來越不方便。在此無奈之下,我隻得停筆,每天攙扶她在戶外走走,增加一些活動量,病情穩定了下來。經過一番思考,時間不多了,寫作的事隻好擱筆,陪伴婆婆過一段閑適的生活。我每天除了上菜市場買點生活必需品、做三餐飯外,剩餘時間給她讀唐詩、宋詞,增加一點生活情趣。這樣的恬淡生活過了五、六年,我感到滿足和欣慰。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天傍晚,電視機突然起火,火焰吞沒了全部家產,好在沒有殃及池魚,但婆婆精神受到極大的震撼,頓時言行障礙,病情急轉直下,半年時間完全臥床不起,且不能言談。她已經走了。在悲痛之餘,想起了我與她約定寫小說的事,為了寄托哀思,我又重新提起筆來,完成她生前的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