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跳槽,也需要“攢人品”
2014跳槽達人,找對“坑”就跳吧!
跳槽,幾乎是每一個職場中人都要經曆的人生大事,往往能反應一個人的美德和人品,其背後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處世哲學和個人修養。
在職場上,跳槽,是一個極其考驗個人人品的事件。如今,多數人的跳槽方式是“騎驢找馬”。如果你正是跳槽的主角,是一個“尋馬人”,要想成功地完成從起跳到降落的全過程,有些人品不得不攢……
跳槽過去時:騎驢找馬,但不是“卸磨殺驢”
案例:Lora在新公司入職不到兩周,都快小有名氣了。自從她加入新團隊以來,立即發揚了“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無敵親和力,將她在原公司受苦受累的遭遇像說書一樣翻著花樣地與每一個她認識的人傾訴——從公司前台到保潔阿姨。按Lora的說法,當初她在原公司是遭遇人事排擠,才毅然決然選擇離職的,而且自己“永遠不會再回去了”,用她的口頭禪就是“你不仁別怪我不義”!直到有一天,老板聽到了她的故事,笑著問了她一句:“當初麵試你的時候,我怎麼沒聽你說過這些故事啊?”
當然,既然從一家公司跳了槽,你自然能說出幾個乃至幾十個促使你離開的理由,其中也一定有一些是直指原公司的不足的。從個人角度來看,這些都合情合理,但你能保證以後和老東家老死不相往來嗎?萬一老東家未來“不幸”成為了你在新公司的客戶呢?萬一老上司未來“不幸”有機會和你同桌碰杯了呢?萬一老同事未來“不幸”和你同上一個培訓班呢?這麼多“不幸”歸根到底還是你的不幸啊!所以,
“卸磨殺驢”的事情奉勸大家還是少幹。
跳槽進行時:騎驢找馬,“驢”不能蒙在鼓裏
案例:Anny最近比較鬱悶,因為她手下的員工Ciara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離職了!原本部門就人手緊缺,作為團隊裏的生力軍,Ciara卻突然提出要“辭職出國深造”了;更何況,作為直屬領導,她還是最後知道這個消息的幾個人之一。麵對被整個打亂了的工作部署,怎能讓Anny不心煩?
按說,“騎驢找馬”無可厚非,但在你找到馬之前,你終究還在驢背上。即使找到了“馬”,當你準備“返身下驢”的時候,也得知會“驢”一聲吧——和人事、行政、財務等部門完成必要手續的了結,配合HR及直屬領導做好離職麵談,和同事、客戶完成工作上的交接等等。你得讓自己來去時都顯得職業一點,否則驢脾氣倔起來也不是好惹的!
跳槽將來時:會“騎驢”不一定代表會“騎馬”
案例:stephen跳槽至新公司已經一個半月,心情也逐漸由晴轉陰。在原公司,雖然工作上沒啥奔頭,但Stephen與同事以及上司的關係處得不是一般的好。如今在新公司,雖然工作內容充實了,薪資福利提升了,工作環境改善了,但同事們之間的人際關係似乎相對以前冷淡不少。更重要的是,新的這個頂頭上司還喜歡把自己關在小辦公室裏、看上去難以接近,一個半月以來,除了交待工作上的事情,Stephen都沒機會和上司說上幾句話……
Stephen錯就錯在認為跳槽就是新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就萬事大吉了。市麵上,“跳蚤族”無處不在,許多人也是像stephen一樣歡歡喜喜從“驢背”上跳到了“馬背”上,卻突然發現要在“馬背”上坐穩了遠沒有想象的容易。俗話說“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而在職場上的情況則是“千裏馬不常有,而尋馬人遍地是”。麵對好不容易找到的千裏馬,你還是要虛心,耐心、誠心地去學著怎麼騎,而不是立馬想著換一匹。(來源:《銷售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