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被人陷害(2 / 3)

從韓尚奎交待的一些事實中判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魏大林也被卷入了這個案子中。市委覺得事態的嚴重,鄧洪波親自找了魏大林談話,希望魏大林能主動交待一些事情,這樣的話,還能想辦法挽救。

由於魏大林是市委常委,正要幹部,這讓紀委在調查魏大林的事情上頗具謹慎。鄧洪波找魏大林談話之後,把這個情況向省委做了彙報,希望聽取省委的安排。我去找鄧書記的時候,鄧書記給我透露了一下信息,省委也不想把這個事情的影響擴大了,如果一個市委常委被雙規,還被判刑,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在事態還能控製的範圍內,要對魏大林進行冷處理,最好的結果,就是調動魏大林的工作,把魏大林調去省裏一些閑置部門,不擔任重要職務。這樣一來,對魏大林也是保住了名聲,也不會在嶺南市造成惡劣的影響。

我想,能夠有這樣的結局,鄧洪波一定是幫著魏大林說了不少好話,做了工作,才能夠保住魏大林的身份。盡管是調到一些不重要的部門去,起碼比蹲在監獄裏麵強了上百倍。對這樣的一種結果,我相信魏大林也隻能接受。他應該要感謝鄧洪波對他的關照,在這次的事情中,其實,我看得出來,毛曉東是想著法子要把魏大林給弄出問題來,鋼廠的事情就是讓毛曉東抓住了把柄,他一直支持對鋼廠財務問題的調查,估計也是針對著魏大林來的。

當初毛曉東在鋼廠的問題上一直和魏大林唱反調,也主動的跟鄧書記提出要對鋼廠進行全麵整頓,讓調查小組進入鋼廠進行調查的時候,我就有種預感。毛曉東安排的這一切,是有針對性的,就是把目標指到了魏大林的身上。看樣子,毛曉東已經得到了一些信息,就是這次鋼廠進口設備的過程中,肯定少不了魏大林的好處。

其實,魏大林可能與鋼廠這次更換設備有關聯的問題,我也猜疑過。現在調查鋼廠的問題被暴露了出來,這下讓魏大林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

在鋼廠三位負責人被調查的同時,對魏大林的調動,省委組織部也及時的做出了人事調整,魏大林被調離嶺南市常務副市長的職位,調任東平省政策研究辦公室當副主任,副廳級。嶺南市政府暗中爆發的這場權力博弈,魏大林自己沒有管住雙手,敗落了下來,毛曉東借助這次鋼廠的事件大做文章,加上有我和他的聯手,毛曉東把平時對他一向不敬的對手魏大林給擠出了嶺南市政府。

我站在毛曉東這一邊,其實沒有想過要把魏大林怎麼樣,也就是自己想要尋求一方力量的支持。魏大林不能容下我,給了毛曉東拉攏我的機會,我們相互的利用著對方的力量。我想,從魏大林把我孤立,排擠著我的時候,這就注定了魏大林會在這場博弈中會失敗。畢竟,在嶺南市市政府裏,我雖然是新進入的副市長,但在嶺南市的力量是不可小覷,都知道我是鄧洪波提拔起來的人,暗中有鄧洪波的支持,他們兩人拉攏了我出力,讓我站在了其中的一方,這一方的力量就會超越對方。

要不是這次魏大林在鋼廠的事情上犯了糊塗,中了韓尚奎的糖衣炮彈的誘惑讓毛曉東抓到了把柄,毛曉東想要扳倒魏大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就是這樣一個機會,使得魏大林犯了致命的錯誤,給了毛曉東可趁之機,在貪汙受賄這個問題上大做文章。本來鋼廠的問題就是目前最敏感的事情,涉及到鋼廠的事情都會備受關注,魏大林接受了鋼廠領導的好處,這已經嚴重違紀。上麵領導如果不是考慮到事態的影響擴大,把一個常務副市長撤職調查帶來的影響,估計魏大林現在不會這樣的好運。

表麵上看,魏大林被調到了省裏,其實,是在明升暗降,魏大林的前程算是毀了,他很難再有掌握實權的一些機會,也就是在政策研究室這樣的清水衙門裏混上幾年,最後退休,這已經是他最好的歸宿。

魏大林離開嶺南的時候,情形有點淒涼,市委領導中沒有一個人出麵為他慶祝送行的。他離開市政府大樓的時候,隻有秘書和司機陪同著,我看到他上了車,在這兩人的陪同下,奧迪車離開了市政府大院。

我沒想過魏大林離開市政府大院會是這樣的場麵,以前想的,都覺得他會風光的接任市長工作,或者是風光的被調動到其他市去當市長。像以前的高玉蘭一樣,從副市長的位置風光的調動到另外一個人當政府一把手,當時不少政府辦的人都陪同她喝酒慶祝。

在魏大林的身上,我看到了一滴滴的酸楚,也是一種淒涼。他這樣的結局,我估計沒有幾個人能想到,明白人都清楚,魏大林就這樣一個失誤斷送了他今後的前程。如果不是在鋼廠的問題上犯了錯誤,很快就是市長人選。是一個人對金錢的貪婪,也是人性的弱點,魏大林這從是被鋼廠負責人韓尚奎給害苦了。

韓尚奎本意是想抓住魏大林這個靠山,在鋼廠的事情上好好運作一下,他們想的,是借助政府要改製鋼廠的情況下,對鋼廠的財產進行低價評估。這樣一來,韓尚奎就能夠用較低的價格把鋼廠接手過來。當然,在這個運作過程中,韓尚奎不能親自用自己的身份來接手鋼廠,如此太過於明顯,會引起懷疑。他會另外找一家公司,自己成為幕後人,以這家公司來收購鋼廠的形勢進行。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很順利的侵占了國有資產,隻可惜,韓尚奎想借助魏大林之手,來實現自己這樣一個目的還沒有達成願望,鋼廠就爆發了群體事件,一下引起了市委對鋼廠的重視,開始調查鋼廠,讓韓尚奎的陰謀詭計胎死腹中。

鋼廠的負責人被紀委調查,政府安排了市發改委辦公室主任接任鋼廠總經理的職務,全麵履行鋼廠的下一步工作。政府要對鋼廠進行改革,最有可能達成的協議,就是收購。隻是,在價格上麵的評估,就看雙方能不能達成一致意見。

新的負責人到任之後,第一步工作就是對外聯絡對鋼廠進行收購或者是重組的公司,媒體上麵也刊登了鋼廠要進行改革的新聞。

我問了黃元達,問他們元達集團有沒有興趣進入鋼企這個領域,黃元的回複很直接,說他是做房地產的,對鋼廠這樣的企業不熟悉,加上鋼廠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要解決,現在接手鋼廠,就是給自己找一些包袱在身上,會拖累上市公司的業績,這會影響到投資者們對上市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進行下調。

他給我建議,最好是找大型鋼企進行收購,利用大型鋼企的平台,或許能夠讓嶺南鋼廠起死回生。盡管鋼廠被別的企業收購了,不再屬於嶺南市的公司,但隻要企業還在嶺南這快土地上,就能給嶺南政府帶來價值。

我覺得黃元達說的這話很在理,也是站在商人的立場來分析問題,從他的角度來看鋼廠的問題,想要保住鋼廠,給鋼廠的工人們提供這樣的就業機會,保住鋼廠的存在是唯一的出路。讓大型的鋼企收購嶺南鋼廠,起碼,嶺南鋼廠還能成為大型鋼企在嶺南的加工基地。

我把這樣一個想法給市委領導班子進行了溝通,毛市長也讚同我的想法,要求相關部門聯絡其他鋼廠,看有沒有鋼企願意對嶺南鋼廠進行收購。在毛市長的建議下,對鋼廠的的後期工作成立了工作小組,還讓我來任這個組長。鄧洪波這次沒有了意見,支持了毛市長的想法,並把這個‘重任’交給了我來落實。我心裏很高興,之前鄧洪波不想讓我參與到剛到的調查中,就是怕我陷入這個是非的泥沼中,現在,鋼廠存在著的一些問題都得到了初步的解決,剩下的就是對鋼廠的安置落實問題,今後鋼廠的命運該怎麼走,是擺在我們麵前要解決的工作。鄧洪波這次同意我來擔任工作小組組長,這是在給我建功的機會,我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也要努力的把鋼廠挽救起來,是我的使命。

我不知道毛曉東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給我機會,難道,是在感謝我幫助他踢了魏大林出局嗎。還是毛曉東覺得鋼廠的問題依然嚴重,要讓我來承擔這樣的責任,這不是對我的照顧,而是看我會不會在工作中犯什麼錯誤。不管毛曉東的真實用意是什麼,對我來說,我把市委交給我的任務就當成是自己的機會,鋼廠的問題本來我之前就想參與解決,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許能夠拯救鋼廠的危機。

從市發改委派過去組織鋼廠工作的人叫馮超,四十多歲,目前隻是暫時管理鋼廠的相關工作。一旦鋼廠和其他公司達成了收購協議之後,鋼廠的領導班子會在收購公司的領導下進行班子重組。到時候,馮超可能會回到市發改委。畢竟,他隻是一個過渡,目前鋼廠需要有一個人來主持大局,讓廠裏恢複正常的工作秩序。

馮超是這次工作小組的副組長,招商局的一位副局長也是副組長,由我們三人全麵負責鋼廠的整合工作。有招商局的領導進入工作小組,是為了方便找投資方。有關嶺南鋼廠將要重組的消息在媒體上登了出來之後,有兩家企業和市政府辦公室聯係過,一家是鋼企,一家是專門做企業投資的,主要是對公司進行包裝重組,再進行轉賣。我們商議過後,更傾向與和鋼企的合作,不是想讓鋼廠成為一投資客賺錢的工具。如果把鋼廠給這些投資集團進行包裝,轉賣,隻會給鋼廠帶來更多的波折,如今的鋼廠,已經經受不起折騰。我們最好就是找到合適的投資方,讓嶺南鋼廠歸於旗下,成為另外一家企業的附屬企業。相信在這些公司的專業管理人才,以及市場競爭優勢的帶動下,能夠把嶺南鋼廠拯救起來,恢複盈利,也是我們政府和鋼廠現在所有工作人員們所期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