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台簡單的講了一下,自己在當初的情況下,如何要突破雲嶺縣的經濟發展問題,那時候,我也隻能孤注一擲,尋找另外的路子,不能故步自封。
事實證明,我們當初從另外的思路來考慮發展,打破當初雲嶺縣的一些發展規劃,這個決定是正取的,雲嶺縣今天的發展和經濟收入,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從前。
當地的老百姓們,也因為這個旅遊縣的開發,他們的生活也享受到了實惠。特別是柳林鎮,就因為身處旅遊景區,這個鎮的建設和經濟發展都是突飛猛進,和幾年前的柳林鎮完全不一樣,不少農戶都住上了洋房,小別墅。
這些,都是旅遊業開發帶來的實惠,當地百姓享受到了旅遊業開發的成果,他們都富裕起來了。
看到龍潭溝景區現在的發展景象,我很欣慰,起碼,這裏麵有我的一些功勞,是我帶領大家走向了富裕的道路。
當地的老百姓還是記得我的政績,在他們的口中,都不會忘記他們今天的生活,是我帶給他們的,是我堅持了旅遊開發,才成就了今天柳林鎮繁榮的經濟發展,百姓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雖然我離開了嶺南,離開了雲嶺縣,但在這一塊土地上,有我曾經灑下的青春和熱血,有老百姓對我的讚頌,有對我的記憶。
我也沒有忘記這麼一片土地,幾年過去了,有了這麼大的改變,這讓我高興。
我記得自己剛到雲嶺縣來的時候,這裏是多麼的貧窮,沒有高速公路,百姓們都是比較原始的農業耕作,他們依靠的就是種子糧食,找不到更好的經濟項目。
如今,縣政府積極帶領百姓致富,發展各種經濟作物,養殖業,旅遊業,這些項目的開發,都為雲嶺縣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現在的雲嶺,和幾年前的雲嶺縣是千差萬別,改變很大。
在滿足了物質生活之後,雲嶺縣開始著手精神文明方麵大家建設,旅遊業的開發,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雲嶺縣這兩年能夠快速的發展起來,也和縣領導班子的搭配,團結少了不關係。而且,高俊和肖雷這兩位縣長的親密配合,在發展雲嶺縣經濟建設上麵,兩人的意見一致,這促進了雲嶺縣的經濟快速發展。
整個發展的方向,還是沿襲著我當初在雲嶺縣指定的十年發展目標在進行,沒有偏離這個大的發展規劃。
雲嶺縣這幾年也在綠化城市建設方麵做了不少工作,我們從景區回來之後,參觀了雲嶺縣的城市規劃,還遊覽了縣城的主要幾個街道,雲嶺縣目前對城市的規劃,依然是打造旅遊城市,最佳居住城市。
這是雲嶺縣對外宣傳的口號,他們要把雲嶺縣打造成為一個最適合人居住,環境優美的一座旅遊城市。
現在的發展方向,也是在努力打造成為一個旅遊之城。城市的綠化環境,以及街道的幹淨程度,確實做得不錯,有一點旅遊城市的樣貌。
國外考察團的成員對雲嶺縣這座城市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雲嶺縣留給他們的印象,就是這座城市的空氣好,城市幹淨,當地的市民有素質。
在一座小城市,大家能夠遵守交通規則,不亂認贓物,這一點,在其他城市就很難做到。
雲嶺縣的市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和政府的宣傳教育分不開,大家都有一種榮譽感,為了建設旅遊城市,文明城市,所有人的心裏都在為這個口號努力著。
兩天時間,雲嶺縣的考察結束,這一次的考察收獲很大,為雲嶺縣的旅遊建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打開了一個通道。
這也是國際旅遊合作的開始,雲嶺縣的旅遊業開始走向了國際化,今後,將會給雲嶺縣的旅遊帶來更多的人氣,更大的發展機遇。
要離開雲嶺縣的時候,我找了高俊,肖雷談話,把我的一些想法跟他們說了,希望能夠給這兩位主政雲嶺縣的正副縣長有一些啟示和幫助。
畢竟,我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來看待雲嶺縣的經濟建設,給他們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也是為了幫助他們搞好雲嶺的經濟發展。
我在他們二人的心中,還是很有崇拜的地位,他們也十分的尊重和欣賞我。我提出的一些意見,他們也會積極的采納和參考。
因為他們二人能夠有今天的仕途,也有我在背後的竭力幫助,應該說,兩人能夠到雲嶺縣來當正副縣長,是我向上級領導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