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美一席話惹得肅靜莊嚴的殿內笑聲連連,就連一臉威嚴的趙匡胤也忍俊不禁,唯有趙光義黑著一張臉站在群臣之首,仿佛別人欠了他幾百萬一樣。
趙匡胤看向我,那眼神好似在說,李蘇柔,你又摔了。朕救了你一次,你又要朕的四弟再救你一次。
不過這都是小插曲,趙光美奉命起身後,偷瞧了我一眼,便立在趙光義身邊。
殿上,趙匡胤提出樊若冰的設計,在長江上建一座浮橋。一言之下,群臣議論紛紛,在江上立橋又是談何容易。
我隨王繼恩進內殿,王繼恩說了一些注意事項,比如皇上不吃豬肉,後宮內也不許殺豬,所以宮內所有菜肴都不能含有豬肉。皇上除了吃食喜歡甜食,用的筆墨也十分講究,用墨隻用龍香劑,用筆好用鼠須,所以王繼恩要我一定要記住。
又進茶房,房內清香撲鼻,櫃中擺滿了布滿青花紋路的瓷罐,琳琅滿目,數不勝數。
我小心翼翼的走進茶房,仔細掃視著四周的陳列,這裏隨便一件瓷器,到了現代拍賣場,至少能賣出百萬之數。王繼恩讓過去的斟茶丫鬟和侍茶太監在平日裏多教我些,又吩咐我煮茶的時間不要過長,趙匡胤對茶的口味要求十分嚴格。
再進香房,房內陳設簡潔,兩邊窗戶打開,保持著良好的通風。各類的香料都用牛皮紙包好,用一根繩綁著從天頂垂下,進門便能問道各類香氣撲鼻而來。香房最怕走水和潮濕,所以王繼恩特地再三囑咐我不得在香房使用明火。
王繼恩又把趙匡胤寢殿的規矩一一說明,才肯放我去殿前隨侍。
原本垂拱殿的殿前侍茶一直是王繼恩的幹兒子小順子,自我進宮後,侍奉趙匡胤的事就不用別人操勞了。
小順子在茶房煮好一壺龍井,將茶倒好,我用涼水去了熱度,才逢到殿前。
趙匡胤與群臣議政早已口幹舌燥,我一上茶,他便端起來喝了一口。然後又見他蹙眉,王繼恩立刻端了空盂上前,趙匡胤把茶吐了。
我頓時嚇傻了,原來趙匡胤口味那麼叼啊,剛開始他讚我泡的菊花茶好,現在好好的龍井又吐了。
王繼恩退下時,讓我也跟上,他沒有罵我,隻是把他的幹兒子罵了一頓:“小順子,你是第一天伺候皇上嗎?咱家隻要一聞就知道庫房裏的龍井受潮,這樣的茶也敢拿出來給皇上喝。”
小順子立刻涕淚齊流:“幹爹啊,好龍井都被太子要去了,孩兒實在拿不出好茶來。”
“你!”王繼恩氣的說不出話來,一甩衣袖,“你自己好自為之吧,皇上若要治你的罪,咱家可保不了你。”
王繼恩出去了,我看了一眼小順子,把他扶起來。又命人重新燒一壺水,我取了一個茶罐嗅了嗅味道,覺著應是沒有問題,才叫人泡下。
我偷眼瞧了一眼正殿的情形,殿中議政大臣散的七七八八,隻剩下趙光義和趙光美兩人還在為樊若冰的設計僵持不下。趙光美以為樊若冰的計策可行,卻有些繁複,建議拆了石排鎮的浮橋用在采石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