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盧大人的杯上也有,我還以為就隻有我的杯子上有呢。”折幼怡轉過杯子,上麵書寫著一個“儒”字。
“我的也有……”
“沈大人,你的杯上寫著什麼字?”
趙光義見狀,也小心翼翼的看了一下杯身上麵一個字都沒有寫,他的目光看向我,我看向別處。他不甘心,又舉起杯子看了一下杯底,又是空空如也。這下他被徹底激怒了,一臉惱火的看著我。
不是我對他“刻薄”,隻是他太笨,那文字寫在杯蓋上。
趙匡胤開口問道:“杯上有字嗎?光義,方才朕看你看了半天,你的杯上寫的什麼字?”
“臣的杯子上沒有字。”趙光義生硬的回答道。
每個大人杯子上都有字,而且每個杯子上的字還不同,自然是我這個趙光義的小未婚妻做的。可作為晉王的小未婚妻,端給晉王爺的茶杯上沒有字,他當然不高興。不高興就不高興咯,誰讓他那麼笨。
趙匡胤笑道:“不礙,給朕看看。”
我下去取了趙光義的杯子送去給趙匡胤,趙光義瞪了我一眼,我卻隻當沒看見。
趙匡胤看罷,當即笑得合不攏嘴,趙光義一頭霧水,隻見趙匡胤豎起杯蓋,杯蓋上刻著“憂民思國” 四個字。
趙光義看了一眼,才恍然大悟,充滿敵意的眼神終於變暖。但隨即有露出一臉憂慮,他擔心的看著我,我知道我此刻又冒著風險做了一件“出格”的事。
朝前大臣品性如何自有皇上論斷,而我卻越俎代庖,在杯上書寫。上一次我為眾大臣謀劃壽宴賀禮,已經觸摸到趙匡胤的底線。這一次弄得好就罷了,弄不好激怒了皇上就大事不妙。
正當我默默揣摩著趙匡胤臉上似笑非笑的表情時,趙光美終於安奈不住了,他氣的大叫:“為什麼別的大臣杯上都是仁義禮智孝這些東西,隻有你對我厚此薄彼,寫了個‘驢’字。”
正等著看趙匡胤對這件事的態度時,跑出了趙光美這條“大烏龍”,趙匡胤眼角的皺紋微微鬆開,他品了一口茶,順便看了一眼自己杯身上的字:聖。
我心裏知道,要是沒有趙光美跑出這條烏龍,我今天就算不被賜死,多半也要受罰的。
趙匡胤忍不住“嗬”的一聲笑出來,趙光美的杯壁上居然寫著一個驢字。
“齊王勿惱,這上麵並非一個‘驢’字,而是守護的‘護’字,奴婢隻是覺得齊王守護在聖上身邊,為聖上排憂解難,實在令人感動,就用一個‘護’字刻在王爺的杯上。”我馬上道破他杯上字的玄機,這個字的確是個護字,隻是看上去有些簡體寫的的驢字,偏旁又有些糊,乍看之下,是有些像驢。
我說的頭頭是道,就連被我愚弄的趙光美也不禁信了,他撓了撓頭,一臉不好意思的看著我。
趙匡胤聽罷不禁陷入沉思,他似乎已經想到了,雖然我今天越俎代庖,但是都把每個大人的特點用一字概括,刻在他們茶杯上。如果他治罪於我,我卻不算輸,兩人至多雞飛蛋打。
他治我的罪,等於否定我的評價,那朝前的大人又會怎麼想?
往下,趙匡胤再無深究此事,同大臣們議論水利疏浚,我站在一邊雖是垂手不言,背上卻早已驚出一身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