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北棒子國相比較,南棒子國當然要好那麼一些,但好也好不到哪兒去。
南棒子國的經濟是比北棒子國要好一些,華夏喜歡看南棒子國電視劇的少女們看到的電視裏的南棒子國是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經濟迅猛發展,可事實上南棒子國的真實國情並非如此。
南棒子國的輝煌隻表現在南棒子國的各大城市裏,在遠離城市的鄉村,乃至是城市中央的一些貧民區都是十分破爛的地方,那裏的人民生活的不必北棒子國的人好到哪兒去,北棒子國雖然窮一點但至少還能有寄身之所,可南棒子國一些城市裏的貧民甚至一生要擠在人均隻有四五平方米的板房裏。
南棒子國平時還好,至少表麵上看起來國泰民安,可戰爭很快就將南棒子國隱藏的問題暴露了出來,南棒子國地狹人稠,資源也是極度匱乏,戰爭的大量損耗之下,就算南棒子國有點錢也耗不起。
很快,南棒子國的國內也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遊行,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人成為了南棒子國的主流。
大家都不想打仗,隻想吃飽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安安靜靜,平平穩穩的過日子.....
安西國也不想打仗,安西國不想打仗不是因為國內有人反對戰爭,事實上安西國中的很多人祖先都是來自於蒙古高原的突厥人,他們自稱為狼的後代,體內的好戰基因蓬勃旺盛,安息國民不怕打仗,隻是他們覺著打仗沒必要了。
畢竟安西國已經收複了他們當初失去的土地,不但如此他們還搶占了原屬阿拉伯帝國那麼多油田,他們已經是心滿意足了,他們現在想的是抱著油田發大財,先賺錢才是真的。
阿拉伯共和國更不想打仗。作為一個新興的政權來說,最先要做的是穩定國內的政治,打擊國內的貴族封建勢力,確保民主共和的製度能夠一直的維持下去,而不是去搶地盤,去和別的國家打仗。
除了這些小國之外,其餘的國家態度很曖昧,有的想打仗,也有的不想打仗。
想打仗的,比如美國,但美國也不是真的想打仗,他們是不得不打仗。
首先,石油這個重要的戰略資源美國不想放棄,如果不打仗,那些石油資源一定會落到華夏的手裏,這是美國絕對不想看到的結果。
還有,美國的兩個總統都被暗殺了,如果美國大兵不在中東戰場上取得一些戰果的話,他們沒法給國內的民眾交代。
當然美國大兵也知道現在的美國已經不是之前的美國了,現在的華夏也不是當初貧窮落後的華夏了,美國大兵要想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是不可能的,因為華夏俄國的戰鬥力不比他們弱。
至於美國的那些盟友,比如歐洲那些國家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就是跟著美國來打醬油的,從一開始他們就怎麼想參戰,如果能不打仗,他們的戰鬥機第二天就撤回去。歐洲國家誰也不想用自己的兒女和戰鬥機去填補美國這個無底洞,沒必要不是。
俄國和華夏也不想繼續擴大戰爭了。
俄國好解釋,俄國占了北部行省,京普正躲在幕後偷著笑呢,京普在地中海建立港口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了,戰爭隻是為了守衛俄國的新領域而已,如果戰爭能順利結束並且那塊地盤也屬於俄國的話,俄國一定第一個反對戰爭。
華夏。一號首長也不想再打仗了。
華夏的國力雖然已經很富強了,但華夏現如今的首要任務還是努力發展經濟,打仗這種事是極其燒錢的,打一天花費的錢簡直不能想象。
華夏隻要能占據那些油田就行,隻要油田在手,華夏也不想打仗。
當全世界的心思都不想打仗,那事情就好解決了。
不想打仗,那就熄火,和談。
打仗是真刀真槍的硬幹,和談則是耍嘴皮子。
一個刀光劍影,一個卻也是暗濤湧動。
南北棒子國的問題好解決,兩個國家領導人坐在一起簽個合約,各自罷兵就行,北棒子國小胖胖繼續回國穩定他的統治,南棒子國回去抓緊時間遷都,建立新首都,並且大量的安置災民。
可阿拉伯半島上的談判卻陷入了僵局。
因為阿拉伯半島上有一種大家都眼紅都想得到的東西,石油!
石油的問題不解決,戰爭就甭想結束。
美國人想要石油,華夏更想要,安西國想要石油,阿拉伯共和國也想拿回他們的油田,唯一對石油不感冒的是俄國,因為俄國地大物博,西伯利亞的還有無數個油田沒開發呢,京普不缺這玩意兒,因此也對這玩意兒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