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十年又十年。
在經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後,現在在台島居住的人民們,民族組成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台島本土有很多古老的民族,如17世紀就移居的本土高山族、自明朝起陸續由內地流入台島的客家、漢族,還有戰後遷入的部分漢族。台島原本有許多屬於本土的古老文化,但在現代化衝擊下,原住民已經被同化殆盡,古老的文明很多已經喪失傳承,湮滅與長長的曆史中。
但文化傳承中,有一種口口相傳的文明無法被時間抹去,依然在台島範圍裏橫行無忌,這就是台島民謠。
這些無法考證由何人、何時創作的歌謠,在每一代台島人民中互相傳播,清新、親民、又有豐富的本土氣質和民族精神。雖然民謠遲早也會消失,但這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而且現代音頻的保存手段極為豐富,民謠可能消失在民間,卻會以音頻的方式,永遠記錄在曆史的文獻中。
這個浮躁的年代,要是刮起一股複古民謠風,不知道效果會是什麼樣。而且特別巧的是,玉林就是個本土高山族後裔。
說起台島民謠風歌曲,江清川腦袋的庫存裏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不過既然要打好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霸占市場的這一仗,江清川肯定要不吝選擇,找出那些明顯標記著時代烙印的好歌。
三天緊急培訓後,玉林出師了。
歌曲沒肯定什麼問題,可江清川最近在糾結玉林的藝名。一個歌手一定要有一個響亮的藝名,才能被市場接受,被歌迷認同。可想破了腦袋,江清川也沒想出個有文化的名字。
“玉林兄,你說,我們給你個什麼名字好呢?”
玉林高中畢業就跑出來打工,更別提台島高中教育水平是個什麼樣。憋了半天,玉林才想出個蹩腳的名字——玉如意。
“算了,太女性化,還不如玉林好聽呢。”
葉語嫻在一邊笑個不停,惹惱了江清川:
“你個死丫頭,這都快愁死了,你還在一邊風涼笑!來幫忙一起想啊!”
“我覺得叫玉鳴挺好的。”
“玉鳴……勉強湊合,算個備選吧。”
葉語嫻在江清川後腰上掐了一下:“什麼叫湊合?那你起個好聽的來!”
“哎呦!姑奶奶別掐,我這不是沒有更好的嘛!好了好了,就叫玉鳴好吧。”
身邊的玉林一頭黑線——這名字起的太隨意點吧,您二位能再好好雕琢下不?
“要不……要不叫玉卿?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村子隔壁的老丈說我有官相,改名叫玉卿會有前途……”
“玉卿……”
江清川挺喜歡這個雅致的名字,不過轉頭一想,貌似上世台島也有個唱民歌的,也叫玉卿……
“曆史真是驚人的相似!”
玉林的名字暫時定了下來,可一邊的沈柏輝不幹了:
“喂,我出道也沒個好名字,您給我起一個唄。”
江清川一翻白眼:
“你們看見藝人名字都是自己起的嗎?”
“我……沒文化嘛。”
“找紫筠給你起啊!”
提起妹妹,沈柏輝一泄氣:“算了,她最近吃了毒藥似的,和蓉蓉天天玩命,我總感覺她會把肺唱壞。”
聽到沈紫筠和林詩蓉現在的狀況,江清川皺了皺眉——凡是講究個循序漸進,特別是練嗓子!欲速則不達啊……得勸勸她們!
“清川,喂……你倒是給我個參考啊!有個方向也行……”江清川抬腳剛要走,沈柏輝便在身後叫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