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再見佳人(1 / 3)

奧運主場館裏,已經表演過的演職人員們都會從指定出口有序退場,而演員通道的出口處已經被無數媒體圍了個水泄不通。

“千人缶陣的演員經退場,讓我們采訪一下他們……”

“這位是絲綢之路的舞蹈演員之一,我們請他講述一下參加奧運開幕式表演的感受……”

“……”

就像流水線上的機械臂逮小雞一般,每一波出來的演員都會被各路媒體一窩蜂搶走幾個拉到一旁做采訪,而無一例外的,這每一波演員出來時都精神疲乏,但又亢奮不已。

“……實在太棒了!各位觀眾,就在剛剛,本屆奧運會主題歌《手拉手》被來自內地、港島、台島和M國歌壇的五位歌手完美演繹……”

“相信大家都已經收看過剛剛的奧運開幕式直播,對主題曲《手拉手》仍然記憶猶新……”

“……”

場外采訪熱火朝天,但此刻,館裏卻又是一種景象。

張芳娟自打接下點燃主火炬的使命後,便開始沒日沒夜地進行訓練。

最開始嚐試的比賽用反曲弓力度不夠將火箭射到火炬,所以組委會特意換了把更大的複合弓。至於射擊精準度不夠,張芳娟提出了站點、開弓弧度、射出角度等一係列可供精準定位的方法……大家集思廣益,使得張芳娟的每一支箭射出時,精度都愈加接近火炬中心點。

直到開幕式前一晚,張芳娟射出的十支箭全部命中火炬。

到了這個程度,點火幾乎可以說萬無一失——除非開幕式當晚狂風大作,否則張芳娟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把這支箭精準射入火炬。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當李晉點燃箭頭的引火物時,張芳娟的呼吸和心跳幾乎沒發生任何變化——就像訓練時射出那幾百支箭一般,張芳娟站定預設位置,拉弓到指定程度,準星對好早已調試數遍的標誌物,然後放手……

那離弦之箭因為速度過快而突然失去光亮,然後在下墜過程時又恢複了明亮。全場觀眾目送著如流星般的箭矢飛速下墜,分毫不差地落入主火炬內!奧運火炬瞬間綻放出耀眼光芒,聖火開始在火炬中熊熊燃燒!

現場再次沸騰了!

這次,無論華夏觀眾還是海外觀眾、無論華夏人還是外國人、無論普通觀眾還是各國首腦,無一例外起身鼓掌——為這驚天一箭送出發自內心的讚歎!

“這一箭,將在奧運曆史上劃下濃重一筆,張芳娟和她這震驚世界的一箭,將被永久篆刻在奧運史冊上!”

“天京奧運會這精彩的點火方式,也將成為奧運史上不可超越的創意,成為全人類不朽的回憶!”

“……”

隨著奧運會場主火炬的點燃,奧運會開幕式主流程完美結束,剩下時間便是徹夜的狂歡。

而親眼見證這一切的所有華夏人不禁揚眉吐氣——華夏並非隻會抄襲!

我們有古老的文化,也有賦予它們現代化的方式方法——不信你們看看我們的千人缶陣,驚豔世界!

我們有精彩絕倫的點火創意,也有把它變成現實的勇氣——不信你看張芳娟那驚天一箭,氣勢恢宏!

我們更有一位曠古爍今的音樂巨匠!隻要有他在,華夏音樂必定在世界大放異彩!

……

世人會永遠記住2008年8月8日這一天,因為華夏的奧運開幕式實在太過精彩!

奧運開幕式已經結束,接下來是漫長的比賽日。隨著時間推移,一枚枚金牌誕生並被一位位奧運健兒歸入囊中。

但不光華夏,好像全球群眾們更多的關注點並不是這一塊塊獎牌花落誰家,反倒是那讓人炫目的開幕式——開幕式後,幾乎同一時間,全球媒體都被卷入“天京奧運開幕式創意討論”的圈子裏,而且久久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