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一世杜府門前的生死訣別,又經過了幾世愛恨纏綿,悲歡聚散:其中有海誓山盟,出雙入對,濃情蜜意堪比天高,猶似海深;也有因愛生恨,相愛相殺,乃至於一對鴛鴦成為生死仇敵。
那一世,她離去之時說:“寧願靈魂在虛幻中飄蕩,也不願再往生受苦”。
再以後的生生世世,他獨自一人承受人生之磨難,輪回之苦楚:他做過領兵打仗的將軍,戰無不勝,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小人的詭計之下;他做過鞋匠,做過乞丐,做過有錢人家的奴隸,做過敗落家庭的子弟,直到有一天遇上了他的師父,軒轅昱——仙界的至尊、六界的守護者。
那一世,他孤苦伶仃,浪跡天涯,千山萬水都踏過,五湖四海全走遍。直到有一天於人跡罕至之處,深山密林之中,誤飲回魂水,從此一睡不起,往生往事全在夢中出現,一點一滴幾個世紀的故事都浮現在腦海裏。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一天,也許一個月,也許一年,也許是幾十載……他突然醒來,感慨於世世苦難,生生多劫,改名百千回。
他決定下山去尋找那一世的嬌妹,那一世的寒梅,那一世的丁寧,那一世的雪妃……期盼與她再續前緣。
可天大地大,或是緣分已斷,或是她剛離去,或者她還沒有轉世,或是如她所願:再也不受輪回之苦。
總之,他始終沒有找到她的蹤跡,但他從未放棄尋找,停止追尋,就如那一世她因身患絕症而偷偷的離開他,他因不知道內情而苦苦尋找她,直到山窮水盡,欲求無路。
一日,他於麓山之顛冥思,被一野獸襲擊,墜落山澗,掛於樹枝之上,得保性命無憂,後被正遊曆人間的仙家至尊軒轅昱救下。
他觀他骨骼驚奇,氣質不凡,雙目洞明,秉性純真,天性忠良,雖年紀輕輕,卻似曆經千難萬險,看遍世間百態,於是問道:“少年為何如此輕生?”
“非我輕生,乃是遭遇猛獸突襲,才有此一劫,幸得仙人相救,免於劫難。”百千回磕頭拜謝。
短暫的交談過後,軒轅昱對眼前的少年更加喜愛,百千回也對眼前的長者十分敬佩,他將他的過去一一講給他聽,他或點頭,或搖頭,仔細的傾聽,並在必要的時候發表一點自己的意見。
待他說完之後,軒轅昱耍了一套仙術,然後對百千回誠懇的說道:“何不跟我修仙?如你之人,定能習得最強仙法,擺脫輪回之苦。”
“可是,我有心願未了。”百千回如實回答。
“千般劫,千般苦,萬般難,萬般求。”軒轅昱雙手背在腰間說,“即便你找到了她,又能怎樣?隻不過是在你百世千世的輪回裏增加一段痛苦的記憶罷了,”軒轅昱頓了頓,意味深長的繼續說道,“若生生世世都注定是一段孽緣,若你無法掌握自己和她的命運,”軒轅昱看了一眼百千回,斬釘截鐵的說,“不如不見。”
聽了軒轅昱的話,百千回茅塞頓開,他有感於仙人的指點,不禁感懷激動,當下跪於軒轅昱的麵前,說道:“多謝師父指點迷津,請受徒兒一拜。”百千回磕了頭,軒轅昱帶他會天蕩山,正式收他為徒弟。
天蕩山的大殿寬敞明亮,卻不失森嚴,令人身處其中,頓生敬畏。
幾根頂梁的石柱上刻著曆代掌門人肖像,弟子們每每進來都要對著石柱參拜一番。
大殿之上一塊牌匾上寫著:多福蒼生。下麵是千年寒玉製成的座椅,散發出逼人的寒氣,遠在大殿之下就能感受的到,兩旁各有一把普通玉石製成的座椅,供掌門師兄弟之座。再往下是頗緩的階梯,由楠木鋪墊,楠木上都刻著簡單而又充滿寓意的圖案。階梯兩旁一邊一個上古神獸的化石,給整個大殿增添了不少威嚴。
百千回與其他三個被軒轅昱收於門下的弟子——承影、笑飛揚、藍鳳,一同跪於大殿之下。
軒轅昱端坐於掌門之位,麵容慈祥,麵帶笑意。師弟司空允坐於旁邊,他不經意的看了一眼跪於大殿之下的四個新弟子,當目光掃到百千回身上時,便定格在了那裏,他驚奇於百千回的骨骼、相貌和神韻,不禁感歎,心中暗想:世間竟有如此之人,為何我不曾遇到,倘若他做了我的徒弟……司空允捋捋胡須,微微的搖了搖頭。
“自今日起,百千回、笑飛揚、承影、藍鳳,”見四個人仰頭注視著自己,軒轅昱繼續說道,“你四人便是我天蕩山軒轅昱的入門弟子,你等須勤學天道,苦練仙法,學成之日,或獨善其身,或造福蒼生,皆是為師所願,”軒轅昱頓了頓,話鋒一轉,繼續說,“若有思慮不純,禍亂人間者,為師定不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