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皇城中腥風血雨一片,甚至老百姓還在被窩中舒舒服服的睡覺的時候,卻不知道此刻的外邊正由多少生命的流逝。
從三天前的驪南王抗旨入城,到城口用姬流離和假雲瀟互相威脅失敗,姬流離在亂軍之中失蹤後,早該起的硝煙終於升起,驪南王利用假雲瀟威脅皇帝的舉動被揭露,之前的所有謠言因為這個而不攻自破,成了驪南王反叛的另一個罪證,百姓也立刻倒戈。
姬毓軒一個個命令鐵規如灑雨一般頒發下來,其中一條不準擾民,並派遣大隊的軍馬在各個街口保護城中百姓。
此舉瞬間得到人心惶惶的百姓們的響應,民心所向,隨後便是正對驪南王軍隊裏邊早前就安排的暗線,開始在軍中動搖軍心。
驪南王的兩萬衛隊瞬間亂了起來,而其他十萬援軍早已經土崩瓦解,暗中被姬毓軒所安插的人接受,反將一軍。
隻是一天的時機,原本意氣風發,手中籌碼眾多的驪南王,成了孤軍奮戰,而且還是沒有多少助力,被皇城軍隊圍剿城外,成了甕中捉鱉。
三天後,驪南王奮起一拚,殺入皇城,打算擒賊先擒王,結果除了他,全軍覆沒,外圍留守的人全部落網。
在知道皇城中根本沒有調遣來的軍隊後,驪南王當場氣昏過去,姬毓軒有恃無恐的態度讓他以為皇城中定然早有布局,調遣了大量的軍隊在裏邊。
也是這個顧慮,他才不得不先把十萬兵馬安排在後邊,自己先帶著幾萬人來,打算等著南國的援軍到一舉進攻,在其他地方軍隊他們進行圍剿前拿下皇城。
計謀原本是好的,卻是失了時機,他沒有想到,姬毓軒竟然給他唱了一出空城計,還有自己的軍隊中,竟然有不少姬毓軒的人。
也是此時,他才真正承認,自己完全看輕了姬毓軒,這個小崽子,比之前的任何一個老皇帝都聰明又狠辣。
以前他隻認為,這個人隻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強將而已,非治國良君,現在他知道,他錯得離譜,可惜已經晚了。
剿滅亂臣賊子,僅僅隻是三天的時間,原本憂心忡忡的眾大臣都隻得目瞪口呆的在大殿中聽著一份又一份的捷報,驪南王就那麼輕易落網,十萬兵馬圍成就這樣在皇城隻是損失幾百人的情況下結束了。
得知一切都是皇帝早幾年便安排好的,百官除了大呼皇上英明外,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感情一切早在皇上的掌握之中,那之前他們日夜擔心,大殿爭論吵鬧不休是為哪般,皇上之前脾氣差又是為什麼,還有,雲相去哪裏了,是不是也被皇上安排做什麼去了。
一大堆疑問卡在心裏,可惜誰也沒敢問,因為皇上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就算驪南王落網也沒能改變皇上的心情,而且皇上的手段他們也深刻看到,許多人更加敬畏。
驪南王反叛一事,曆經一月,終於落幕,但是卻也隻是雷厲風行的三天之亂,還是一麵倒的亂,驪南王的軍隊除了有兩萬餘反抗的人被誅殺外,其餘全被招收進朝廷的軍隊。
而驪南王被判處斬首,抄家,奪回封號,其餘將領幕僚等,全部處以腰斬或者車裂,刑法可謂殘酷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