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從開始的幾場戰爭,雙方都持平不下後,聯軍方麵似乎打算以靜製動,尋找時機,竟然開始打起了拉鋸戰。
這一拉就是半個月,而大哥那邊遲遲沒有消息,也讓雲瀟有些小不安。
恰好這個時候傳來了宛城被攻破的消息,花間守軍終於是守不住宛城,敗走肅城,最後連肅城都被慕陽國和金陵國占領。
主將李維帶著殘兵逃往皇嶺。
而慕陽和金陵兩軍卻在這個時候起了爭執,恒國突然和慕陽聯手,反攻金陵。
金陵在這一戰中本就損失眾多,而作為主力在此刻也是精疲力盡,加上城終於是被拿下稍有鬆懈,不由被兩國打得措手不及。
而留在這裏的綾羅軍隊早在得知綾羅得救後便抽身趕去皇嶺會和。
金陵軍隊一時間成了待宰的羔羊,直接被打出了肅城,差點全軍覆沒。
金陵高層對此極為震怒,竟然一氣之下,把原本要調遣到皇嶺助戰的軍隊全部調到肅城,要向兩國討個說法,場麵可不謂混亂。
但是恒國一方卻是聲稱已經和花間皇朝合作。
至此,慕陽軍隊知是被恒國利用,果王爺惱羞成怒,竟然直接聯合了金陵打恒國軍隊。
一時間肅城那邊直接開了戰,而且還狗咬狗。
但是從恒國那邊流傳出了一個讓花間皇朝舉國震驚的消息。
大皇子勾結恒國,打算裏應外合,弑父奪位。
頓時,一時間不止皇都的民眾對大皇子一方進行聲討,連其他地方的民眾也自發組成了保君隊伍。
而前線的情況無一保留的傳進花間,所有民間有誌之士竟是自發的進行召集征兵,南上肅城,隻是後來這些隊伍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整合起來,全部集合到了皇嶺。
花間皇朝幾百年來,作為第一皇朝,國富民強,又流進不少外來的百姓,隨意一聚集起來,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一支百萬民兵,還不包括去聲討皇都的,估計到時候這些人也會轉而進入軍隊中。
而這一局麵,卻完全在姬毓軒的掌握中,或者說,是由姬毓軒原先的策劃和之後的推波助瀾改變策略,由雲瀟一手執行,兩人是配合得天衣無縫。
李維所帶的三支軍隊,是雲瀟最為重視的三支軍隊,因為這三支軍隊中,就有新虎狐鷹三軍的精銳,肅城之亂給他們鋪了路,讓他們順利到達皇嶺。
李維一到,並沒有直接在邊境落腳,而是按照雲瀟的吩咐,繼續前進進入城中,然後帶著手下幾員大將去城主府見雲瀟。
說實在,這一次撤退讓他們極為窩火,明明都快勝利把聯軍拿下了,卻突然接到了雲瀟的新指示,若不是其中還附帶皇上的旨意,他一定會當收不到。
而敗兵逃兵之名掛在他們身上,也讓他們覺得臉麵無光,更是窩火,他們那時候都想直接抗旨不尊,先斬後奏了。
特別在看到那些聯軍得意的笑臉和滿眼不屑和嘲弄。
當李維帶著人氣勢洶洶的進入城主府的時候,得到消息的雲瀟早就等候在那裏,隻是他隻見了李維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