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人窮是非多,說不定真有人在許久之前便嫉恨上了李老爺呢!”
這一問題的拋出之後,竟無人開口接話,顯然三人都對那時的事情不甚熟悉。
“這個問題還是讓我來回答吧!”
此時,從門外走進來了一位被丫鬟攙扶著的婦人,其麵容憔悴,眼中的淚痕尚未完全消失。
不用人介紹,狄公雲也猜想得出,這位就是李振奎之妻李夫人了。
李夫人坐定後,似回憶起了往事,先是淡淡一笑,然後便開始訴說了起來。
“我和振奎是娃娃親,從小便一起長大,結合後便廝守至今。
他不是那種有大智慧的人,但貴在踏實肯吃苦,十歲那年起便跟著父輩們在海上漂泊打魚了。
後來攢了一些錢,他毅然決定買了一艘舊漁船,幫人接駁貨物。就是那艘小破船,改變了我們家的境況。
但一切並非順風順水。再後來,偶然一次,那艘舊船在半途中漏水沉掉了,人是被附近的漁民陳海父親救了起來,但貨物都被浸泡得壞掉了。
但振奎二話沒說,立刻拿出所有家底,補償了事主,算是度過了這一劫難。
一切從頭開始,振奎和從此認識的陳海父親一起共事,淡季出海捕魚,旺季則用來跑貨,但掙得反倒沒有以前多了。
因為陳海的父親是一個非常計較的人,總是把大頭拿去。
後來一次出海,陳海的父親落水被鯊魚咬死了,振奎接手了留下的漁船,一切又都慢慢好了起來。
不過振奎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於是將陳海收養了起來,奈何這孩子生性孤僻,隻喜歡待在船上,因此倒沒成為讀書的料子,發揚門楣。
此後,波折便少了,因為振奎講信用,肯吃虧,生意慢慢又起來了,從擁有多條小船,到擁有自己的船隊,再到今日的事業。
海上的事故自然免不了,但補償從來是能多給便不給少的,因此李家並無任何口實落給旁人。
若說真的和誰有隔閡的話,哪怕以我之見,也是沒有的,除非是遷恨的溺死鬼吧!”
聽完,狄公雲點了點頭,問道:“夫人既然說起海上事故,那能否記得共發生過多少起,有多少人的子嗣還在為李家幹活呢?”
李夫人答道:“具體多少起我是不記得了,但除了這次,溺死過二十幾位苦命人吧!
至於他們的子嗣,則都在李家的供應下讀書了,實在愚鈍的,振奎也不願他們下海,怕斷了人家傳承得報應。”
狄公雲沉吟道:“所以隻有瘋子陳海一個人特殊是嗎?”
聞此,李夫人點了點頭,她正想再解釋些什麼,但狄公雲已經站起身了。
“夫人,小姐,實在對不住,在下突然想起還有一點要事要處理,就不久留了!此案若有新的進展,我會及時來通報的,告辭!”
狄公雲行事突然,沒等對方反應過來,便自行離開了。
許久之後,李小姐說道:“這位劉隊長難道是在懷疑陳海嗎?”
李夫人答道:“我是看著陳海從五歲長到現在的,他的為人我了解,這孩子不是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