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往事(2 / 2)

十來年前,他也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卻已經是名滿江湖的名醫了,一次在陳國遊曆的時候,與巫乾的父親李政勳結識,那時候他自然不知道對方的身份,還以為隻是一個名門貴公子而已。

兩人算是一見如故,在酒館相遇就暢聊了一夜,他作為名醫,自然是指出了他的病症,他大為驚訝,對柳如離的醫術十分佩服,之後透露身份,邀請他回皇宮為自己治病,柳如離欣然允了,對於他來說,這等少見的偏症也是一個挑戰,他對自己的醫術相當的有信心。

那個時候因為李政勳的身體時好時壞,兒子又還年幼,故而將朝政托付給了自己的親弟弟齊王,齊王卻以此為契機越做越大,其實際的權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李政勳這個皇帝了。

他們回到宮中之後,柳如離一邊為李政勳治病,兩人的友情也日漸身後,而在柳如離高超的藝術之下,李政勳的病情也有了好轉。

然而這個好轉卻並非是一件好事,至少對於齊王來說是如此,如果皇帝的病情完全好了,那麼他將失去自己現在得到的一切,那麼他又怎麼會看著這一切的發生呢?

在宮中,柳如離在短短時間內遭遇到了兩次刺殺,他自己或許還未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但是李政勳卻是敏銳察覺到了這背後的不安,然而更加讓他不安的是,在不知不覺間,齊王的實力增長的如此之快,已經達到了他無法掌握的地步,並且他不會允許自己的病情得到好轉!

李政勳思索再三,終於將柳如離叫來了身邊,然後當著他的麵,將他親手熬得藥扔到了地上,並且斥責他是一個庸醫,是一個騙子,根本治不好自己的病!

醫術受到懷疑,對於柳如離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更加讓他感到痛心的是,他覺得自己被背叛了,自己真心真意對待的兄弟,居然一點都不信任自己!

他生氣的離開了皇宮,認為自己交友不慎,瞎了眼了,一直到半年之後,他才知道齊王逼宮謀反的事情,才恍然大悟,那時候李政道將自己趕走,不過是想要保全自己而已!他從始至終做的不是不忍心自己,而是太過於信任自己!

他匆匆趕回了帝都,不過還是晚了一步,那時候皇宮已經漫天大火,他在暗處眼睜睜的看著李政道寧死不屈,拖著病重的身體與叛軍廝殺在一起,不過那個時候的理智告訴他,縱然現在將李政道救下,他的病情也撐不過一個月了,他如此冷靜的放棄救他,轉而去救了他最寵愛的兒子,算是給他留下一道血脈。

他趕到的時候,叛軍已經殺進了巫乾的寢宮內,她的母妃早就帶著宮人逃離,他躲在了桌子底下,驚恐又絕望。

他殺了叛軍,並且製造了三皇子被燒死的假象,成功的漫過了所有人,然後帶著巫乾逃離了皇宮,隨後在深山內隱居了兩年之久,直到當年事情的風波稍微平息,並且在很少有人議論起那件事情之後,才帶著他重新遊曆江湖,並且給他改了現在這個名字。

好在巫乾是個極其聰慧的孩子,又有靈性,雖然性子冷了些,到底未曾被仇恨折磨著。他曾想著,希望巫乾這個孩子能夠永遠的忘記仇恨,忘記過去,做一個逍遙自在的江湖人。

他這個願望隻怕是實現不了,當初在大周的時候跟小魚約定將來要江湖再見,最先退出這個約定的,沒有想到是巫乾。或許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吧,是他的東西,終究還是回到了他的手上。

每每回想起往事,都叫柳如離的心頭湧起一抹愧疚,如果當初他能夠看到李政道想要保護自己的意圖,不離開皇宮,堅持為他將病治好,事情會不會變得不一樣?會不會不會如後麵那般,不會一發不可收拾?

隻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誰也不知道命運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安排。

正如他人生中唯一的兩個知己,李政道與白司垣,都未曾有過好的結局,那麼他自己呢,可會善終?

他是一個大夫,懸壺濟世,治病救人,隻是他從未將自己做的事情視作對比人的恩惠,或者說他喜歡征服病魔的感覺,故而他不曾將自己定義為一個好人,那麼豈能希望又好報?

好人好報,本來就是一個笑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