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師製:目標在前行動在後(1 / 2)

人才實務

作者:洛伊斯·紮卡利 洛瑞·費甚勒

導師製:目標在前行動在後

闡明學習目標是成功建立導師製的必要前提,但鮮有學員帶著明確的目標向導師尋求指導,大多數人對通過導師製學習什麼隻有一個總思路,而這一思路隻能算是目標設定的起點。

從“發起者”到“目標設定者”

“起始目標”往往是學習者在師徒雙方不甚了解的情況下製定的,通常過於寬泛。而導師和學員需要一起製定SMART目標,排好優先順序,明確工作重點,這樣才能避免出現雙方目標南轅北轍的窘境。

CJ是Roberta的導師,在第二次指導溝通中,CJ問Roberta,“工作中,你麵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CJ的提問讓Roberta猝不及防,工作中的一切都讓她感到沮喪,在眾多問題中很難選出哪個是最大挑戰:

“我的工作是促進和激勵部門工作改進與發展,這對實現卓越的客戶服務至關重要。然而,當變化來臨時,許多員工缺乏熱情,我的工 作很難有實質性的進展。組織文化不但沒有實現以客戶為重,反而以阻礙變革‘出名’。我對不願做出改變的員工感到不耐煩--在實施新政策和新做法時,這些人難以接受新變化,處理難纏的人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挑戰。我感到疲憊不堪和焦慮。更糟的是,晚上七點前我常常無法離開辦公室。”

CJ對Roberta的情況感到非常好奇,指導會議結束後,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Roberta的目標遍及工作地圖的每一處,散亂且缺乏連貫性。有的問題焦點在組織文化上,有的則涉及自身激勵和鼓舞他人的能力,而衝突處理和管理難纏者的技能也有待提升。這並不讓我感到吃驚,像其他許多新任管理者一樣,她太強求自己了。麵對重負,失去平衡的工作,我們可以想方設法一起解決。在確定指導目標之前,我會與她再進行一次討論,幫助她找到問題的根源。”

第三次討論結束後,雙方達成共識並確定了需要達到的兩個改進目標:一個目標將對Roberta建立信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另一個目標將對她的成功產生重大影響,但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實現。

反思性對話設置目標的好方法

SMART的精確定義隨著時間變化會有些調整,但其定義的焦點一直都在不斷學習、消除不確定性、建立明確的衡量措施和時限性上。師徒雙方通過反思性對話共同製定SMART目標,是保證導師製取得積極成果的根本所在。它可能需要多次對話和溝通,才能將“起始目標”轉變成有效的“SMART”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