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骸跟前或者地上,他們發現的東西越來越多。
長槍到處都是,而且還有重武器,輕機槍,挖掘工具。
看著沿途散落的槍支,和槍上滿膛的子彈,薛郎他們漸漸凝重了,不再那麼輕鬆。
這是一支武裝到牙齒的隊伍,但他們遭遇了什麼,不得而知。
薛郎感覺隱隱觸碰到了謎底,這些人,保不齊是被斬斷了生機。
也就是說,這裏,沒準聯通著金性物體所在的位置。
黑暗的環境裏,大家默默的行進著,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這裏,死了這麼多人,不小心點是不可以的。
死人,越來越少,到了行進了五百米左右的時候,前方的路斷了。
而斷掉的原因不是別的,是塌陷。
薛郎放開感知探查,確認這裏塌陷的位置超過三十米,而裏麵,依舊是通道,不過他“看”不遠了,隻能看到這三十多米。
那麵通道的距離,也隻能看到幾米遠,就力盡了。
但看不到那邊有什麼不同,同樣灰塵覆蓋,同樣很寬敞,很幹淨。
薛郎看了看亂石附近的幾個似乎是被丟棄的背包,剛要上前,突然看到邊沿灰塵下有個物體。
他先一步上前拿起,一看,居然是一把有點像三國中張飛使用的丈八蛇矛。
很完整,有點鏽跡不多。
薛郎對於文物連一知半解都達不到,看了看,回手遞給了冰淩花。
這裏,就她相關的經驗最豐富,機動組裏,除了柳敗城,再就是她了。
冰淩花接過,用絨布小心的擦拭了一遍,細細的看著。
半響,她說道:“槍的冶煉水準有三國時期的特征,但不完全,製式應該也是那個時代前後,但上麵的花紋卻不是,這裏,應該是文字,我不認識,但可以斷定,不是華夏曆代的文字,更像是象形字。”
三國時期……
薛郎頓了頓。
他突然趕腳裏麵不見得是金性物體存放的位置了,因為,這杆全金屬的槍說明了一點,裏麵保不齊是陵寢,要不,花這麼大力氣開鑿山體圖什麼呢?礦石是肯定不可能了,因為沿途的岩壁岩石基本一致,都是花崗岩,相當堅硬,極少存在礦產。
左伯陽待冰淩花說完,接過長槍看了看說道:“這個比那把左輪有價值。”
說著,小心的放在了一邊的地上,顯然準備走的時候帶著。
大家自然沒意見,因為,三國時期的武器還真的價值不菲,畢竟距今一千七八百年了,光年頭也值錢啊,要是某個人物的武器,那更牛了。
確定了槍的年代,薛郎從最近的一個背包開始,先打開了一個。
背包裏很多個人用品,包括食物,照明工具,以及輔助的工具等。
看著,不像部隊的,到更像是探險尋寶的。
這些,都一一記錄,但沒有決定帶上什麼。
都是近代的,沒啥價值。就算罐頭,壓縮餅幹也沒啥新鮮的,不值當的帶走。
不過背包裏不全是現代的物品,居然有冷兵器,短劍,還有一些小零碎,在薛郎看來都是古董。
看著這些包裹很到位的東西,薛郎眉頭皺了皺,不用冰淩花斷代,這些物品也是古董無疑,但多少有土氣,也就是說,在地下時間太久,缺少傳世的包漿光澤,灰蒙蒙的,連玉件金件都一樣。
一樣樣小心的記錄,重新收起,隊員們小聲探討,連茉莉花也參與其中,斷定這些物品基本沒有華夏的,工藝粗糙了些,風格粗獷了些,花紋也沒有華夏那個時代的多少影子。
他們整理著,薛郎打開了第二個背包。
背包腐朽的不算嚴重,沒有墓室裏的不小心就變成飛灰的現象,質地還算結實。
背包裏同樣有個人物品以及小一些的物件,大的,就一把足有七八斤開外的銅錘,看著就是銅合金的,有手柄,一尺多長的手柄,做工不是很精良。
收拾完四個背包,在坍塌掩埋的位置根部,薛郎扒拉出最後一個背包,發現竟然是電台。
就是那種戰場上使用的步話機,但比二戰時期的稍微先進了些,不過已經報廢。
都收拾利索,薛郎沒有下令清理。
對麵是什麼所在不重要了,關鍵需要時間,如果不是金性物體存在的地方,浪費時間就沒必要了,就算是某一位大佬的陵寢,也不在他們此行的計劃當中,必須盡快找到金性物體。
所以,收拾利索後,他帶隊返回,離開了這個死亡之路,看看那些信息能不能找到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出口那個洞室遺留的痕跡來看,應該是這裏發生了異變,才炸塌了通道,擋住有可能的危險啥的,活著的人收拾利索撤離了,並炸塌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