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故鄉的原風景》是陳瑜非常喜歡的曲目。
畫麵感很強。
每個人聽到的內容不一樣,看到的畫麵也不盡相同。
它喚醒的是塵封已久的記憶。
前世,夜深人靜時,陳瑜常常一個人戴上耳機,躲在被窩裏單曲循環,往往會淚濕枕頭,曲調所訴說的,是已經模糊的聲音,展現出來的,是已經泛黃的畫麵。
原諒他這麼感性。
但從側麵體現出,《故鄉的原風景》神曲無疑。
神曲問世,又會演繹怎樣的傳奇呢?
拭目以待吧!
……
愛樂傳媒總部。
音樂總監楊易盯著後台數據,小心髒如做過山車一樣。
《火燒雲》的成績實在太耀眼。
上推薦才半天,試聽量已破七百萬。
七百萬什麼概念?
拿數據說話,愛樂自從成立以來,三十年風風雨雨,見證無數優秀歌曲誕生,也曾目睹一個默默無名的獨立音樂人成為華語樂壇的核心奠基人。
無數的優秀曲目上過專欄推薦。
能有《火燒雲》成績的不多見。
上述有大半是“老作者新馬甲”,真正的新人,真正的新作,能有如此成績,當真不可想象。
沒有具體數據,但估摸著,《火燒雲》的成績不說前三甲,擠進前十名還是可能的。
所以,愛樂才如此重視。
愛樂主要盈利還得簽約音樂人,靠音樂版權來賺取利潤。
挖掘新人一直是楊易最為上心的。
誰叫他是音樂總監呢?
在圈內,他本身是小有名氣的音樂人,詞曲編曲,樣樣精通,曾為很多歌手演員寫過歌,也受邀多次擔任電視劇、電影、話劇的音樂顧問。
專業人士才能聽出音樂的內涵。
有的歌曲側重的是節奏,有的曲目更加注重意境。
《火燒雲》顯然屬於後者。
第一次聽這首曲子,楊易就融入其中,隨著音符,飄向遠方,直到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一曲聽罷,楊易意猶未盡,就如抿一口香茗,茶水入喉,唇齒留香,尚有回甘。
好曲!
當下就向運營團隊推薦。
這樣才有今天的專欄大推薦。
“陳瑜……陳瑜……”
楊易喃喃自語,閉目養神,食指輕輕地、有節奏地敲擊桌麵,“你究竟有多少實力?真是期待呢!”
是的!
他目前還在觀望,簽約與否,要看陳瑜的後續表現,倘若陳瑜在半年內能有新作品問世,且質量能有《火燒雲》的一半,楊易會毫不猶豫地簽下陳瑜,重點培養!
不是楊易眼光太高,而是愛樂網的自有音樂人太多,一年內有作品更新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一年內尚無動態的,起碼有六七八萬,正因為這些三分鍾熱度的“假音樂人”,靠著一時興趣,一時靈感湧現,發表少量作品後,很長一段時間就沒有任何消息,宛如人間蒸發一般。
單憑一首優秀音樂,尚且達不到簽約標準。
畢竟公司資源有限,與其廣撒網,不如擇優而簽之。
“千萬不要消失啊!”
楊易很喜歡《火燒雲》,對它的作者陳瑜,期望很高,希望不要放棄音樂,創作出更多的經典曲目。
“叮咚,陳瑜發布新作品——《故鄉的原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