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也有點不敢相信地說:“這是真的嗎!?”盧植上前一步說道:“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漢靈帝愣了一下,然後大聲笑道:“好,好啊!自古英雄出少年,劉愛卿果然是非凡之人啊!來人,封劉文龍為征東將軍,賞黃金五千兩。”劉文龍在曹操和盧植的示意下向前一拜,嘴裏義正言辭的說道:“謝陛下!臣願意以死來效忠陛下!!!”這時候,漢靈帝有點疑惑的問道:“劉愛卿,敢問你和朕有什麼關係?為何姓劉?”劉文龍毫不畏懼的說道:“陛下,如果按照我的父親給我的祖冊來說的話,我應該是你的侄子。”漢靈帝有點驚訝的說道:“此話當真?!”劉文龍緩緩的說道:“在下每天都帶著我的父親遺傳給我的祖冊。”漢靈帝滿不在乎又有點不相信的對侍從說道:“給朕遞上來。”劉文龍趕緊從袖子裏拿出一個好久沒有出現在讀者大大的小冊子遞給了侍從,另一邊漢靈帝也拿來了皇帝固有的皇室家族譜,大概過了三刻鍾,漢靈帝才滿懷欣喜的說道:“原來劉愛卿真的是我的侄子,朕甚是歡喜啊!”頓時,在場所有的大臣們,王公貴族們,三公們,還有十常侍那幾個太監以及何殺豬,抱歉抱歉,應該是大將軍何進,至於本作者為什麼對何進抱有這麼大的意見,因為在曆史上,(看過三國的各位讀者大大一定知道,不過有一些讀者大大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在這裏順便說一下。)何進(?-189年),字遂高,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東漢靈帝時外戚,官至大將軍。何進的異母妹有寵於靈帝並被立為皇後,他也隨之升遷。黃巾起義時,何進為大將軍,總鎮京師,因及時發現並鎮壓了****義的密謀,被封為慎侯。為張大威望,何進請靈帝在京師講武結營,置西園禁軍校尉。靈帝駕崩後,蹇碩謀誅進而立皇子劉協,未果,反被進誅。何進從袁紹之言,博征智謀之士為己所用。自此獨攬大權。然而何進不納陳琳之諫,多結外鎮軍閥,翹首京師,與袁紹等謀誅宦豎。終於事泄,被張讓等先下手為強,遭殺身之禍。何進出身屠戶,先喪母,其父何真再娶,生有一子二女,後來,何真也去世了,何進養育一家五口人。因同父異母之妹被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並受寵於漢靈帝。何進被拜為郎中,隨後遷虎賁中郎將,任潁川太守。光和三年(180年),何貴人被立為皇後,何進也因此而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在這裏摘抄一下,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何進本為屠夫,因為其妹入宮為皇後,以外戚身份入仕。漢靈帝在位時為大將軍,率兵討伐黃巾軍。靈帝死後,立劉辯為帝,並執掌朝政。因宦官蹇碩欲殺何進,被何進發現,將蹇碩殺了。後又由於權力之爭,鴆殺了董太後。對於是否殺掉當權宦官,猶豫不決。在袁紹建議下,決定除去十常侍,但不聽眾人勸告,召董卓帶兵入京。宦官們知道外兵入京要對付自己,十常侍之首張讓設計讓何太後召何進入宮,並埋伏了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何進中了埋伏,被斬。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宦戚相爭的局麵結束。但是隨後董卓進京,掌握朝政,造成山東諸侯的不滿,因此開始了軍閥混戰的時期,最後造成漢朝的覆亡。看到這裏,相信有一些讀者大大和我一樣會感歎一句:“這是tm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好的是他,壞的也是他。”其實也不然,對於亂世諸侯來說,比如曹操啊,袁紹啊,袁術啊,劉備啊,劉表啊,公孫瓚啊,等等等等,說到這裏,我們隨便來了解一下對於百姓來說是十惡不赦,對諸侯來說是天賜良因的十常侍之首,也就是十常侍的老大,張讓。

張讓(?—189年9月24日),東漢宦官,潁川(今河南禹縣)人。桓帝、靈帝時,曆為小黃門、中常侍等職,封列侯。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謀誅宦官,事泄,他和其餘幾個常侍設計伏殺何進。袁紹、袁術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張讓走投無路,投水自盡。

張讓少年時在宮廷中做事,漢桓帝時任小黃門。趙忠因為參加誅殺梁冀功封都鄉侯。延熹八年(165年),黜為關內侯,食本縣租千斛。漢靈帝時張讓、趙忠一起升為中常侍,封為列侯。與曹節、王甫等人內外一氣。曹節死後,趙忠兼任大長秋。張讓有監奴主管家務,勾結權貴,收受賄賂,威名很大。扶風人孟佗,家產富足,同張讓的監奴結為朋友,竭自己所有送給監奴,沒有剩下一點自己所愛的東西。監奴感激他,問孟佗:“您有什麼要求呢?我都能為您辦啊。”孟佗說“:我隻希望你們為我一拜而已。”當時請求見張讓的賓客,經常在門口停著數百上千輛車子。孟佗那時也去見張讓,因為後到,不能進去,監奴就率領各奴仆在路上迎拜孟佗,並且共同抬著他的車子進門。賓客們大為驚奇,認為孟佗和張讓很相好,都爭著用珍寶奇玩賄賂他。孟佗分一些給張讓,張讓大喜,讓孟佗當了涼州刺史。這時,張讓、趙忠及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人,都任中常侍,封侯貴寵,父子兄弟分布州郡當官,貪汙殘暴,是百姓的禍害。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民變四起,郎中中山張鈞上書說:“我想張角所以能夠興兵作亂,成千上萬的人願意跟著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把他們的父兄、子弟、親戚、賓客放到各州郡,獨占財利,侵奪百姓,百姓的冤屈無處申訴,所以圖謀不軌,聚積成為盜賊。應該殺了十常侍,把他們的腦袋懸掛南郊,以此向老百姓請罪。再派使者布告天下,這樣可以不須用兵,而大寇自會消散。”漢靈帝把張鈞的奏章給張讓等人看,他們都脫掉帽子、靴子叩頭請罪,乞求讓自己去洛陽監獄,並且拿出家財以助軍費。漢靈帝詔令他們都戴上帽子,穿起靴子,和以前一樣工作。漢靈帝發怒對張鈞說:“你真是一個瘋子啊!十常侍中硬沒有一個好的嗎?”張鈞又上書,還是和上次的奏章一樣。但總是被扣壓不上報。漢靈帝下詔廷尉、侍禦史調查搞張角太平道的人,禦史秉承張讓等人的意旨,誣告張鈞學黃巾道,把他逮捕,拷打他,死在獄中。而張讓等人卻與張角勾結往來。後來中常侍封諝、徐奉與黃巾勾結的事敗露被殺,漢靈帝因此發怒責問張讓等人說“:你們常說黨人圖謀不軌,下令禁錮,有的還被殺掉,現在黨人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你們反與張角私通,這可殺不可殺?”張讓等都叩頭說:“這是前中常侍王甫、侯覽幹的。”漢靈帝就沒有追究了。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南宮遭火災。張讓、趙忠等人勸漢靈帝下令收天下田地稅每畝十錢,用來修建宮室。征調太原、河東、狄道各郡的木材和有花紋的石頭,每當州郡把這些東西送到京師,黃門常侍總是下令譴責嗬斥那些運送木石不合格的人,並且強行折價,賤價收買,十分的隻給一分的價錢,又把它賣給宦官,宦官又不馬上接受,木材因而堆積腐朽,宮室連年修不成。刺史、太守又私自增加征調的數量,百姓呼號歎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