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個多時辰才回到莫名村,天色已晚,一行人奔波一天特別疲憊。都各自先回家了。
王氏夫婦進屋聽不見一點兒聲音,在四周看看,孩子們也早已歇下。簡單的洗漱完,兩人也躺下歇息。
次日天剛剛放亮,王氏夫婦便前去叫飛燕起來和他們一起上集巿置辦成親的物品。
飛燕矇矇矓矓跟在他們身後,走路搖搖晃晃,兩個多時辰才到集市。
飛燕在路邊找一塊兒石頭坐下不走,耍小孩脾氣。她不明白為何如此之急,三日後便要成親。王氏苦口婆心相勸才說服她。
宋氏夫婦早已在昨晚就列下嫁妝的清單,雖然家境貧寒,但該有的一件都不能少。
“媽,我們要釆購一些什麼東西?”飛燕來了興致,湊上前去打聽。
“你自己看看。”王氏說著遞給飛燕一張清單。
她接過清單,隻見上麵寫著:針線盒、合歡被、鴛鴦枕、龍鳳毛巾、喜盆、喜梳、鏡子、都鬥、剪刀、算盤、繡花鞋、尺子、壓錢箱。飛燕看後很是驚訝,兩顆黑眼珠一動不動盯著他們。心想到那裏弄銀子買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買了幹嘛?”飛燕很疑惑。
針線便是女紅的必須品,會不會女紅便是判斷女子是否可以成為賢妻良母的標準。陪嫁備針線盒寓意新娘家庭溫馨、幸福。因此,針線盒也成了女子陪嫁的必需品,婚後更是用它作為生活的一種工具。
“合歡被”被寓意著新人們婚後能夠和和美美、白頭到老的美好。父母總會為出嫁女兒準備一些合歡被。
“鴛鴦枕”陪嫁則更是表達了對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永不分離的美好祝願。
“龍鳳毛巾”,顧名思義一條龍巾,一條鳳巾,一般是要準備兩條的,新娘新郎各一條。其實,毛巾自古就是喜慶的象征。
“喜盆”有送喜招吉之意。做嫁妝的喜盆要用紅布包好,由娘家的未婚女子端到婆家,然後親手遞給婆婆。婆婆接過喜盆,則證明婆婆正式接納了媳婦。
“喜梳”也是嫁妝的必備物品。在婚禮前夜,新娘有長輩梳頭。婚禮後,還要將新郎和新娘的頭發梳在一起,秤之為“結發”。
“鏡子”代表圓滿、完滿,是對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滿的祝願。
“都鬥”寓意女兒嫁過去之後也能過上豐衣足食、輕鬆無憂的富裕生活。
“剪刀”婚嫁中寓意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
“算盤”是婚嫁不可缺少的必備品,用於收入和開支的計算工具。
“繡花鞋”寓意夫妻相親相愛,白頭到老。
“尺子”意指百子千孫,幸福源源流長。
“壓銀箱”是女子婚嫁清單之一,婚後女子用來珍藏心愛之物。
王氏娓娓道來,飛燕聽的摸不著頭腦,很是恍惚。她那裏想到會有如此多的規矩,看來成親果真麻煩。對於她這種一天到晚都不操心的人,叫她選陪嫁品還不如殺了她。
飛燕隻想找借口溜走,她還是個心底善良懂事的孩子。自然知道買這些物品所需不少銀兩,就自己家而言,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定是父母找人借來的,何時何年能還上,想到這兒打了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