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致誌的楊氏並沒有注意到門囗的來人,她這個人一向是個行動派,想到啥就做啥。
飛燕走進屋內,楊氏才放下手中的活計,微笑著起身,抖了抖衣裳上的灰塵,伸手相扶。
偏房本就窄,在加上屋內橫七豎八的竹片,連腳都伸不進去。還是楊氏想的周到,她擔心飛燕絆倒,便吩咐劉雨端來竹椅讓飛燕在院外落坐,楊氏隨便往花台上一臥。
看著楊氏的一通忙活,飛燕才想起來自己忘了問她,編如此多的小竹簍幹啥用。
還未等飛燕開囗,楊氏便娓娓道來。
“三弟,三弟妹,我們想著要去鎮上賣泡菜,路途遙遠,瓷罐經不住顛簸,外麵套上這小竹簍會安全很多,而且平時提著也方便。”
飛燕聽後當時就拍手連連叫好,這個主意確實不錯,實用又實恵,而且還美觀,泡菜的檔次也有所提高。
這竹子劉家莊整個村裏的後山上到處都是,就地取材致用,也不用額外的花銷,經濟又環保。
劉年也在一旁稱讚著點頭,他沒想到楊氏還有如此過人的才智,不怕不聰明,就怕不用心。
被楊氏的這一提醒,飛燕倒想起了個好法子,對售賣泡菜吸引眾人眼球上,有致關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飛燕上輩子看見的老壇酸菜牛肉麵的廣告,她也想把自家釀製的泡菜取名劉家老壇泡菜。然後把名字寫在紅色的紙上,在用麵糊粘在瓷罐上,這樣一來,泡菜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更加吸引眾人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不愁銷路。
飛燕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心裏活動起來,越想眼睛越亮。
劉雨的見識不長,很是有些猶豫。
“這樣又得多一份成本,那得賣多少錢一罐?會有人買嗎?”劉雨在心裏估模了一下,這一罐差不多十五斤原材料,在加上人工,買罐子及佐料…七裏八裏的花銷,那得賣多少錢才不會虧本,賣貴了沒有要,賣便宜了自己倒貼錢。
這劉年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必竟他以前經常去落雲鎮以酒會友,出沒大大小小的館子,對鎮上消費能力還是有所了解的。隻是對飛燕搗鼓的這些泡菜,在鄉下吃香,在酒館裏他便沒了底。
不過他還是支持所有人先去各個大酒樓去試一試,這泡菜既下酒又下飯,到酒樓吃飯的人。也不會在乎它的價格,隻要味道出眾便一了百了。
飛燕想了想覺得也是,賣不出去也沒關係。不是還有劉家莊的村民喜歡嘛,賣出去了更好,大家夥又多了一大進項。
她這人可是說一不二的急性子,飛燕準備明日去趟鎮上,楊氏跟劉年勸了半天也不起用。
後來二房兩口子換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明日他們一起陪飛燕去鎮上。去的時候給騾車上墊上一些破棉絮,這樣飛燕坐著舒服,也不怕顛破了泡菜壇子。在說鄉下的女人都很瓷實,有好多生產前還在地裏幹活,應該也沒啥事。
劉年想想也覺得還行,雖說飛燕看著瘦弱,但比孕前可壯實了不少。這孩子也算省心,自從上次後也沒在鬧騰,他這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