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刀落下的那一瞬間,飛燕拉著大郎神色慌張的進屋。來不及多想,她動作敏捷的抄起身旁的黃瓜,不偏不倚的扔出去,隻聽“哐鐺”一聲響,菜刀應聲落地,明晃晃的刀口上寒氣逼露。
聽見菜刀重重摔在地上的聲響,眾人緩緩睜開雙眼,提到嗓子眼的心這才放下。
大家疑惑的看著飛燕,不懂她到底咋想的,為何要維護一個賊人。這偷東西的人本該受到懲罰,沒想到半路殺出個陳咬金,攪了大夥的局,又錯過一場好戲。
不是說鄉親們有多狠心,而且莊戶人家一向質樸,特別討厭偷雞摸狗的勾當。要是被逮個正著,他們定會把小偷往死裏整,這也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劉家莊幾十年,鄉親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靠的就是相互之間的監督跟那賞罰分明的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誰也不能例外。裏正疾言厲色的道:“劉年媳婦兒,你這是幹啥?完全不把我們這些長輩放在眼裏,你若一意孤行,定叫劉年休你回娘家。”
此話一出,飛燕就忍不住了,她一臉黑線的上前,客氣的行禮後道:“裏正叔,我非常尊敬各位長輩。並沒有忤逆的意思,也不是想維護王叔。我出麵阻止,而是這事另有隱情,必須要弄個明白。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也不能冤枉一個好人。”
做賊心虛的柳氏,此刻心慌的厲害。瞧著站在門口的大郎,身子有些顫抖。
隻是片刻的恍惚,柳氏回過神來,便理直氣壯的道:“三弟妹,你這就是狡辯,事實擺在眼前,你多說已是無用,隻是浪費口舌。”
裏正看了族長一眼,在看看屋內針鋒相對的兩人,似乎說的都有道理。猶豫不決的裏正,把這個難題丟給了族長。他愁雲滿麵的指著身旁的人,頓了頓開口,“你們妯娌倆人有啥話就給族長講,有事的說事,沒事的也不要找事兒。”
柳氏見狀,搶先一步雙膝跪地,淚眼婆娑的看著族長開腔,“這人偷的銀子可是大房的口糧,被他拿走,這一日三歺都得餓肚子,大人倒無所謂,可就是苦了孩子們。如此作風不良之人,就該得到懲罰。”
圍觀的鄉親們,聽她這麼一說,氣憤的又是吐口水,又是扔東西。打的王叔一家三口直躲藏。
見柳氏這扇風點火的節奏,飛燕在也沉不住氣了,她本不想讓柳氏如此難堪,可這人便要得寸進尺,自己也就沒了顧慮。
飛燕不緊不慢的來到大郎身旁,滿臉笑容的指著裏正手中的布團問:“大郎乖,你能告訴三嬸,這布團是誰讓你放的嗎?說謊可不是好孩子喲。”
孩子終究是孩子,沒有那麼多心思。大郎看柳氏黑著臉,垂頭低聲道:“那是我媽媽讓我放的。”說完飛燕拿早已準備好的零嘴,示意他帶著小美出去玩兒。
這大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飛燕不想讓孩子們知道,以勉日後給他們留下陰影。
眾人不約而同的看著柳氏,驚的嘴巴張的老大,眼珠子瞪的快掉地上。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大家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