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燕揣磨人心思的能力是無人能及的,往往一招製勝。
這不劉雨剛離開,楊氏就停了下來。要不然,還不知道何時是個頭。
王嬸上前扶起楊氏,遞上自己隨身的帕子,攙著她在飛燕身旁緩緩落坐。
楊氏情緒低落,她紅腫的雙眼略顯滄老。
按理說,三十出頭的人,本該是精神飽滿,生龍活虎的年紀。楊氏卻是有氣無力,要死不活的模樣。
飛燕看著就心疼,原本精神抖擻的勤快人,眼下變得像霜打的茄子,焉的不行。
她決不允許楊氏變成這樣,飛燕在心裏打定主意,無論如何,都得拉楊氏一把。度過這個難關,定能好起來。
等楊氏心情稍微好轉,飛燕才旁敲側擊的打聽著,今日這場鬧劇的由頭。
“二嫂,你心裏有委屈就跟我說,我可是把你當知心人,啥事不要憋在心裏,這女人經不住生氣,老的快不說,還會氣出病來。千萬別跟自己較勁兒。”
楊氏一向信任飛燕,聽她這麼一說,滿肚子的委屈噴湧而出。
“三弟妹,我告訴你,我這是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這不,我好不容易回想起娃兒爹,沒想到還回憶起他跟村裏秀蘭有一腿。氣憤難平,便有了砍他的衝動。”
飛燕聽了哭笑不得,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高興的是楊氏終於想起了自家漢子,難過的是這劉雨以前做的壞事她也記起來。
那是很久遠的事情,飛燕聽劉年給她講過。
還是楊氏剛進門那會兒,一直默默喜歡劉雨的秀蘭,當時受不了打擊。竟然拿著毒藥威脅劉雨,讓他承認對自己也心生歡喜。要不然就服毒自盡,當時情況緊急,來不及多想,劉雨就脫口而出。說出了自己喜歡秀蘭的話語。
這秀蘭的命是救了,可在楊氏的心裏留下了陰影。有段時間,兩人的關係急劇惡化,差點兒分道揚鑣。
後來,這樁事兒就成了鄉親們調侃的話題。
說的人多了,沒事也變成了有事。
直到秀蘭遠嫁外地,劉雨跟楊氏的關係才有所緩和。
經過劉雨多年的努力,兩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這事也就拋在腦後。從未有人揭過楊氏的傷疤。
原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事在也不會被人記起,沒想到恢複記憶的楊氏竟能想起來。
說實話,這會飛燕也是懵的。她也不知該如何安慰淚流滿麵的楊氏。不是當事人,永遠體會不到她心中的痛。
也是,發生在別人身上是故事,而發生自己身上則是事故。
頓了頓,飛燕緩緩起身,把楊氏擁在懷裏,憤憤不平的開口。
“二嫂,這二哥確實可恨,就該千刀萬剮,把他大卸八塊,煮了頓湯喝。以解二嫂心中的怒火。如果二嫂還不解氣,我跟劉年一起給你幫忙收拾他。”
說完飛燕拳頭握的咯吱作響。
她這是以暴製暴,順著楊氏的怒氣,探探她內心深處的想法。
這楊氏果真是大吃一驚,驚恐萬分的看著飛燕,吞吞吐吐的糖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