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189年)九月董卓脅迫何太後廢漢少帝劉辮為弘農王,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即為漢獻帝。十月董卓殺害何太後,掌握東漢朝政。
?驍騎校尉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遂隱姓埋名逃往自己的家鄉陳留。曹操散盡家財招兵買馬準備起兵討伐董卓。並撰寫討董檄詔,數盡董卓所犯下的惡行。發往各州郡,邀各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頓時天下群雄紛紛響應……
?幽州北平郡,在一天前北平太守公孫瓚也收到了曹操所發來的討董檄詔,公孫瓚在接過檄詔後,當即決定起兵討伐董卓,並叫來了手下眾將共商討董之事。
?而其屬下接到命令後都以最快的速度敢去北平太守府。
太守府議事堂。
?公孫瓚坐於上坐,看著下麵的眾將領許久沒有說話,似乎是在等什麼人,手下的將領似乎也知道主公是在等何人,便沒有率先打破這安靜。
公孫瓚臉上透露出點點不耐煩的怒色,開口道“吾之虎兒,為何還沒到?”?“主公。屬下已經派人去叫大公子了,應該很快就會到了。”站立在公孫瓚身旁,一副文士打扮的人側過身向公孫瓚拱手說。
?公孫瓚聽了那文士的話,臉上的怒色稍微平息了一下。
?就在這時一位身穿白色漢服,眉目清秀又透露著一點英氣,容貌極為俊郎的十八,九歲少年郎走進了議事堂。
?公孫瓚見此人頓時臉上的怒色一掃而盡,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絲微笑。
?“參見父親大人。”走進來的少年郎拱手向公孫瓚行禮。
?“虎兒快快免禮。”公孫瓚臉上透露出的是無比的欣喜。
?少年郎得到公孫瓚的“免禮”後,又轉向坐在周圍的眾將領拱手失禮,“顥,見過各位將軍。”而眾將領見狀也不敢怠慢紛紛站起身向少年郎回禮,“見過大公子!”
?這些事情完畢後,少年郎跪坐到了最靠近公孫瓚的位置上。
?公孫瓚見人已經來齊,便開口說道,“想必諸位已經知道,吾召你們來所為何事了吧?”公孫瓚見所提問題沒人搭話,又接著說道,“吾之意是起兵討伐董卓。”
?公孫瓚的話音落,一身穿白色甲胄的將領站起向公孫瓚拱手施禮道,“大哥,如若大哥的確有意起兵討伐董卓,我願做先鋒。”站起來的這位身穿白色盔甲的將領正是公孫瓚之二弟公孫越。
?聽了公孫越的話,公孫瓚頓時開口大笑,“哈哈……越弟既然如此說,這先鋒便由你來做。
”
?公孫越見自己的請戰得到了公孫瓚的同意也大為高興,連忙拱手道,“越,定不負大哥!”
?但是公孫越的話剛落,坐在其旁邊的另一位身穿白色盔甲的將領站了起來,向公孫瓚拱手道,“大哥,二哥,吾認為萬萬不可起兵討伐董卓。”說話的此人正是公孫瓚之三弟公孫範。
?公孫範的話音剛落,在場的眾人都看向了他。而公孫瓚麵無表情看著公孫範問,“三弟何出此言?”
?公孫範鎮定自若,回到,“其原因有兩點,第一,若是大哥起兵討伐董卓,而董卓之兵盡是西涼鐵騎,大哥要討伐之必定是要動用白馬義從。而白馬義從之責任是抵禦烏桓人的精銳,不可隨意調動。
?第二,曹操此次發檄詔討伐董卓,天下諸侯必定紛紛起兵響應,尤其是冀州韓馥,渤海袁紹,屆時其的後方勢力必然大大減少,吾等就可乘機取之。”
?公孫瓚聽了公孫範的話微微點頭,似乎是很讚同公孫範的話,但是他卻一時間完全拿不定主意。正搖擺不定,最終他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大兒子——公孫顥身上。
?公孫顥見公孫瓚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當然是知道公孫瓚想要聽取自己的意見。公孫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站起身向公孫瓚拱手道,“父親,孩兒以為,父親應該起兵討伐董卓。”
?公孫顥此言一出,公孫瓚的臉上立馬就露出了笑容。而公孫範卻是向公孫顥問道,“這是為何?乘韓馥和袁紹帶兵遠征,我們奪取他們的地盤豈不是更好?”公孫範還想為自己爭取。因為他知道公孫瓚向來都很聽公孫顥的話。既然公孫顥如此說了,公孫瓚這一次既有可能會聽從公孫顥的話。
?公孫顥聞聲看向公孫範笑了笑,說道,“三叔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此話怎講?”
?“若是父親起兵討伐董卓從名聲上是可以博得一個忠臣的好名聲,此戰結束後必定會引來眾多天下有誌之士前來投奔。再說三叔所擔心的烏桓人會乘機入侵,三叔大可不必擔心。父親隻需率領五千白馬義從出征即可,剩下一萬白馬義從可留在北平防止北方烏桓偷襲。最後如果如三叔所說,父親乘機偷襲韓馥袁紹,就會被訂上亂臣賊子之名。將來必定會引來北方眾諸侯的討伐。而以我軍現在之實力並沒有辦法與北方眾諸侯抗衡。”公孫顥一口氣將自己的觀點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