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66 每個故事都有兩個結局(1 / 3)

按照沈文彬的要求,婚禮就在H大的禮堂裏舉辦,他提的所有的要求,喬珊珊都言聽計從,同樣喬珊珊想要做的一切,喬父也都言聽計從。

他要結婚了,婚禮上卻沒有邀請他當年的朋友,包括肖培培,多數都是一些事業上的朋友。現在想一想當年的朋友不至於老死不相往來,但是這一場婚禮,跟當年想象的不一樣。

隻有一個地方一樣,就是地點。

大三的那一年冬天,H大下了一場特別大的雪,屋簷上、樹枝上掛滿了冰淩,尤其是古樸拙雅的大禮堂,被皚皚白雪包裹著,屋角懸掛著冰淩,遠遠望去像是王子和公主的宮殿。

那時候,肖培培就抱著沈文彬的胳膊幻想說:“將來,如果咱們的婚禮能在這座禮堂裏舉行,我一定會很幸福的。”

當時,沈文彬就在心裏答應了這件重要的事情。現在不知道算不算完成了,當然,現在也不重要了。

反正婚禮進行的井然有序,居然沒有一點意外,音響沒有出現意外,燈光跟音響配合的很默契,主持人沒有說錯詞,沒有人鬧婚禮現場、也沒有人搶婚。可是電影裏不都是這樣演的嗎?不稱心的婚禮總會有好朋友來搗亂,然後禮堂的大門被人推開,真正的女主角上場,在一束白光中走出來一個身穿婚紗的女人,仔細一看原來是多年以前的初戀或者是前任,最後把錯過的有情人促成眷屬。

電影裏不都是這樣演的嗎?

現實中咋就沒有發生呢?婚禮的每一個環節他都期待著這場意外發生,新人登場、宣讀誓詞、交換戒指、親吻新娘,一環扣一環的發生著,沒有意外。就連給親友敬酒的時候他都打量著有沒有誰給自己使一個不正常的眼色,可是沒有。

直到最後把所有的親友都送走,沈文彬一個人站在台上望著禮堂的大門發呆,此時他有點後悔沒有讓霍子健、孫小飛他們來參加自己的婚禮,或許最後的結局就不一樣了。

故事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

兩個人結婚以後,回了北京,買了車房,生活富足,工作順利,以前的朋友偶爾寒暄,過去的感情很少提及,夫妻感情和諧,生兒育女,直到子孫滿堂。

不過在沈文彬的心裏對這個故事演繹了另一個結局,是下麵這樣的。

夕陽下,湖水靜謐,盛夏的垂柳蒼翠欲滴,湖邊的長椅上有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他每天都會來這裏坐一會。此時,他的影子被夕陽撕扯的很長很長······老人將封存了一輩子的厚厚的心事捧在手裏,望著遠方。

他的老伴兒身體依然硬朗,她從遠處不緊不慢地走過來,好像在欣賞沿路的風景,然後坐在他身旁,說:“天黑了,該回家了。”

他神色安詳,微微點了點頭,回答說:“是啊,該回家了。”

她低頭看了看他手裏的記事本,“故事的結局寫好了嗎?”

“寫好了,剛才的事兒。”

年過古稀的他,著作等身,卻堅持寫作。現在他每天都會來這裏,都會在這裏臨湖寫作。他在寫一篇小說,他常常跟老伴兒自嘲說:“臨死之前,再寫最後一本。”

他將這本厚厚的記事本遞給了老伴兒。

“讓我看看在你心裏,這個故事的結局?”她翻開最後一章,之前,她每次來接他回家,都會把他一天寫下的故事看完,她也一直在期待著這場故事的結局。

現在故事終於寫到了最後一章:

不知道是誰替沈文彬做了這個決定,現在他正跟一個自己並不愛的女人結婚,而且也不知道此時臉上幸福的笑容是從哪兒偷來的,安裝在他的臉上與現在的氣氛竟然是如此的合拍。

麵對眾親友送來的祝福,沈文彬笑的疲憊不堪。

婚禮正式開始了,禮堂的神父一本正經地主持著這場婚禮,神父問新娘,“喬珊珊女士,你是否願意麵前的這個男子成為你的丈夫與他締結婚約?無論疾病還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愛他、照顧他、尊重他、接納他,永遠對她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盡頭?”

喬珊珊滿懷深情地回答道:“我願意。”

又問新郎:“沈文彬先生,你是否願意······”

神父語畢,沈文彬微笑著緊促了一下眉頭,眼角的餘光不經意的往緊閉著的大門瞟了一眼,好像沒有任何猶豫地說:“我願意。”

親友席上熱鬧起來,大家或是羨慕或是祝福,突然有一個聲音蓋過了所有人,“你不能願意!”

坐席間站出來一個女人,她朝著沈文彬走過來,親友們都不認識這位來路不明的女人,目光齊刷刷的看向她。

難道是來搶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