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牛踏水 怒海波瀾(2 / 2)

傳說那座廟宇名叫玉皇閣。

現在, 傳說中的金牛出現在了牛剛的眼前,傳說變成了事實來到了眼前。牛剛一陣激動,把腦中的念頭狠狠壓下,注意力再一次集中到了金牛身上,生怕錯過了這恍若神話的場麵。

薄霧罩中金牛一波強似一波的衝擊發生了作用,籠罩整個東湖的霧氣稀薄了許多,眼看就要化作虛無,異變又起。

八道灰色的長索劃破天際,接到了薄霧罩上,像是輸送養分的管道一般,本已接近虛無的霧氣變得濃鬱起來。金牛對這一切毫無所知,仍不知疲倦地一波又一波撞向了霧罩。

八道長索從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而來。牛剛順著長索望向了長索的源頭。

牛剛認出了三處源頭。

西南方向上源頭位於東湖大街主幹道,破敗異常,茅草叢生,夾雜於高樓大廈間,始終屹立不倒,無人敢拆的財神廟。供奉的是趙公明,主管人間財運。

正西方向上源頭位於舊城居民區,也是一座破破爛爛的古樓,樓頂上麵長滿了枯草,窗子和屋簷也有很多處損壞,唯一可見得風景是四麵都有門洞可以行人通過,名為市樓,樓中供奉魁星,魁星掌主文運,所以與文昌神一樣,深受讀書人的崇拜,過去,幾乎每個城鎮都有魁星樓、魁星閣。而清徐的魁星就供奉在著這。傳說他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現在沒了科舉,舊日香火鼎盛的市樓破敗了,但據說這座樓中的魁星右手筆尖現在對準的是縣城中學 。

西北方向上源頭牛剛最是熟悉,在牛剛村裏。位於田園之上。乃是一座亭子,亭裏也有供奉,但不是什麼神明,而是一座高約八尺的石碑。碑文以不可見。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村民相約以羊為祭,十分隆重。平時少有人來往,隻是時有孩童來此玩耍。牛剛也曾是其中一員。

其餘五道源頭牛剛看出來也是廟宇之屬,但不認識。也說不什麼道道來。

長索橫空,霧罩得到長索的幫助,是穩如泰山,任憑金牛在裏麵,橫衝直撞,攪起滔天濁浪。外層霧氣的波動也趨於平緩。一幅大局已定的樣子。

這時牛剛感覺身後有異,回首一望,身後無人。再一抬頭,牛剛看到了。

遠處的龍林山依舊巍峨,月光灑下,映襯著龍林多了一份白日不得見的妖嬈。但這依舊擋不住那從龍林之巔走來的人的風采,他一步一步朝著城中走來,不是行走在地上,而是天上。

這就是神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