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寧不想連累納蘭初,又知那人打定主意不會聽她的,所以她便和納蘭初先走,一是想把納蘭初先騙走,二是想往前走走說不定會遇到水源。
他們二人獨行速度自然較快,也就幾個時辰,竟然真的發現了一片水源,後來他們把眾人帶到水源處休息,喝飽休息足之後,眾人有了精神,也為葉寧在那種情況下還不放棄他們感動,攢足力氣又開始了沙漠之行。
一兩日之後他們遇到了另一行人,看樣子是北漠人,眾人本以為這次定是逃不了了,北漠人一向粗狂野蠻,遇到南陵人非打即殺,大家做好拚死一搏的打算,誰知那些人並沒有動手,葉寧與他們一番交談後,那些人竟然幫助他們走出了沙漠,還送他們到北漠與南陵的邊界。
眾人雖然不知怎麼回事,但也能想到是葉寧的作用,對葉寧更加感激敬佩,其實葉寧心裏很不爽,那些人是把他們帶出沙漠了,可是沒有那些人再有一兩日他們也能出去,這倒好,欠了人家一個人情,被迫許了那人一個要求,想想,葉寧就覺得虧了,就是因為他們對沙漠不夠熟悉,不知還有幾日能走出去,才上了那人的當,死狐狸。
從沙漠中安全出來的人隻有六百多一點,但這些人經過虎頭山和死亡沙漠的曆練,心裏和身體早已經強於普通人,一路行來並不太平,他們在邊境遇到很多流寇,竟然屢屢戰勝,每次勝利後便將一部分流寇收編,漸漸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便成立了虎躍軍,名為虎躍軍,取猛虎出山之意,也是為了祭奠虎頭山。
虎躍軍成立時還在邊境,當時隻有從虎頭山帶出的六百人才是正規軍,剩下的人需要考察訓練。
一路行來他們從不走大路,都是在山裏穿行,幸虧這些人對山林熟悉,一路上也沒費力,還能當做訓練,進入南陵後在山中又收服幾個山寨,經過幾座山頭的強盜土匪都被他們收了,沿途又收留了很多被戰亂影響無家可歸之人,當然不是都收為虎躍軍,要想入虎躍軍需要幾個條件:
有成名立業之大誌者,不收;
有守家報國之情懷者,不收;
有後顧之憂之思慮者,不收。
虎躍無國,自成一軍,隻守虎躍人,不聞天下事。
葉寧並沒有把這一係列遭遇告訴幾人,隻是說了如何發現獨鷹的陷阱。
他們從南陵邊界山中而行,避免了與正經官兵相遇,虎躍軍一名在草莽中有所傳開,但是正經軍隊是不會在意這些小的自主軍。
葉寧到達曼山附近是近幾天的事,一路上他們邊走邊訓練,這些人都很擅於在山中隱藏,偶然一日他們看到了小路上有大波部隊,是從南陵方向來的,加之路上聽聞西北與南陵的戰事,葉寧便留心了,派人去城中查看,並沒有異常,又有納蘭初的情報,得知現在南陵方麵的將軍是獨鷹。
葉寧對獨鷹並不陌生,南陵時在林中埋伏的那個獨眼龍便是獨鷹,虎頭山派兵屠殺也是他,此人心機頗深,生性狡猾多疑,葉寧猜測這些人是想要埋伏誘引西北軍,劉修竹的名聲葉寧一路上也有聽聞,加之獨鷹與他的仇怨,想必他定會中計,這才讓虎躍軍前去相助。
此次正牌虎躍軍全部出動,一共六百一十三人,還有預備軍六百人,平日裏訓練那群潑猴總說太狠了,要和虎躍軍比試一下,葉寧便讓他們分成兩隊,虎躍軍由許文智王虎帶領,預備軍由邱江浩帶領,箭上都有記號,當日他們便分出高下,結果當然是不如虎躍軍,這群潑猴經過一番曆練回來之後更加努力,過幾日葉寧準備讓他們成為正式軍。
虎躍軍現在並不在山上,而是在虎頭山下的大峽穀裏,這也是偶然發現的,葉寧這一路除了要和流寇強盜鬥,還受到了十二次追殺,那些人的目標竟然都是她,雖然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但是葉寧怎麼會看不出情況,她還沒堂而皇之的表明身份就有這麼多人想要她的命,不趕快強大起來,怎麼對得起那些人的重視。
虎躍軍的一路極不平靜,三天兩頭就會打一仗,正因為如此,虎躍軍的戰鬥力直線上升,實戰的經驗不是訓練裏可以得來的。
葉寧想到一路種種,自己都覺得艱辛,但也正因為這些磨礪,無論是虎躍軍還是預備軍他們的心智和戰鬥力都得到極大地提高。
“獨鷹在一路上都有援兵,但是他怕被人發覺,援兵每三千人分開走,行程隔了幾個村子,在路上我們扮作村民解決了一些援兵,正巧解決最後一批之前聽說了他們的計劃,於是將計就計,本該埋伏的那批士兵早就死在村子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