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喝酒間,忽然有人傳報孫堅道:“關上有一將,乘馬來寨中,要見將軍。”
孫堅與莫飛對望一眼,便令喚來詢問,莫飛起身便要告辭,孫堅笑道:“沒事,我又不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不怕賢弟見到。”
關上那將到了,莫飛認得是董卓愛將李傕。
李傕看到莫飛,有點尷尬,笑道:“多時不見,一向可好?”
莫飛聳聳肩,道:“還過得去吧。”
孫堅喝道:“汝來何為?”
李傕忙道:“丞相所敬重者,惟有將軍。今特使傕來結親:丞相有女,欲配將軍之子。”
孫堅不聽則已,一聽頭上冒火,大怒叱道:“董卓逆無道,蕩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謝下,怎肯與逆賊結親!吾不斬你,你趕緊滾回去,早早的獻關,饒你性命!倘若遲誤,粉骨碎身!”
李傕狼狽不已,又對最愛夜空:“賢弟在此最好,丞相還有一女……”
莫飛差點把嘴裏一口酒噴出來,怎麼著,董卓還想連自己也招成女婿?不由得笑道:“將軍不必再,隻等交戰吧。戰陣之上,刀槍無眼,將軍自己心!”
李傕啊了一聲,告辭而去。
莫飛與孫堅對望一眼,齊聲大笑。
李傕抱頭鼠竄,回見董卓,孫堅與最愛夜空如此無禮。
董卓大怒,問計李儒。
李想了想,道:“飛廉戰死,惡來新敗,我軍銳氣已失,兵無戰心。不如引兵回洛陽,遷帝於長安,以應童謠。近日街市童謠道: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是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到今也傳了一十二帝。運合回。丞相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董卓大喜道:“非汝言,吾實不悟。”
董卓聽了李儒的計策,引惡來星夜趕回洛陽,商議遷都。
董卓大聚文武於朝堂,笑眯眯的:“漢東都洛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我觀旺氣實在長安,如今,我欲奉駕西幸。爾等各宜收拾形狀,早早起行。”
司徒楊彪聞言大驚,急忙道:“關中殘破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讓下驚動,很容易,再要安定下來則比登還難。望丞相鑒察啊!”
董卓大怒道:“你想阻撓國家大計麼?”
太尉黃琬出列道:“楊司徒之言,非常在理。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時,焚燒長安,盡為瓦礫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無一二。如今棄宮室而就荒地,很不合適啊。”
董卓道:“關東賊起,下大亂。長安有崤函之險;更近隴右,木石磚瓦,克日可辦,宮室營造,不須月餘。你等不要再胡八道,亂我軍心。”
司徒荀爽諫道:“丞相如果要遷都,百姓騷動,永不安寧了!”
董卓大怒道:“我為下計,區區升鬥民,死便死,活便活,值得什麼!”
當日,董卓罷免楊彪、黃琬、荀爽為庶民。
董卓出門登上馬車,隻見二人望車而揖,抬頭一看,是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
董卓問道:“二位大人,在此何事?”
周毖朗聲道:“今聞丞相欲遷都長安,故來勸諫。”
董卓大怒道:“我開始的時候聽你兩個的勸諫,保用袁紹;今紹已反,你和袁紹肯定都是一夥,都去死吧!”便喝令武士,將兩人推出都門斬。
斬了兩個大臣,群臣都不敢再多什麼了,董卓於是橫行無阻,下令遷都,限來日起行。
李儒又出了一計,道:“如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隻要是袁紹等人門下,可先殺其宗黨,後抄其家貲,必得巨萬。”
董卓深以為然,即差鐵騎五千,四處捉拿洛陽富戶,共數千家,插旗頭上大書“反臣逆黨”,盡斬於城外,取其金銀珠寶,家中資產。
李傕、郭汜盡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於溝壑者,不可勝數。又縱軍士淫,人,妻,女,奪人糧食,四野之上,啼哭呼喊聲震動地,沒有一刻斷絕。隻要有走得慢的,背後三千軍催督軍,手執白刃,隨意殺戮。
整座洛陽城,一整夜都處在極度恐慌之中,喊殺聲、慘叫聲、無助的哭聲,起伏不斷。直到清晨,殺戮掠奪了一夜的西涼軍才得了軍令,要去準備柴草和易燃之物,將其布滿整個洛陽城。
午時之後,西涼軍押著一大批公卿大臣的車駕、推著昨夜搜刮而來的財物離開了洛陽城,臨離開前卻是放了一把大火,將這座百年帝都一把大火燒成灰燼,而後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