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一男音高聲道:春寒鎖,玉庭院,梅花幾樹怨東風,清蕊未吐暗香遠
好詞!沈青不盡讚歎。未層想遠,又聽到一聲說:
暖驚梅,先傳芳至,夜來萬寶春至。
殘冬雪,後將和氣,自有名園佳麗。
頓時引來一番喝彩。
恐怕這便是傳聞中的7步成詩吧。看來自己整日待在閨房中,確實落伍很多。沈青想到。
接著眾人又吟了幾句關於園中風景詩句。忽聽到一個女生吟到:
願揉春為酒,翦雪做新詩。
聲音清脆,猶如黃鸝啼聲。沈青抬眼望去,原來這便是那頭戴玉翟的少女。要是一般人得知見過也就見過了。沈青並不了解那玉粘的來曆。卻一眼瞧出那女子身上的衣服是來自加中的錦繡繡莊。而且居然是串繡。要知道這串繡可是很有來曆的。引進自南方麗香國。麗香國的母親在女兒出生後,變開始使用串繡給女兒準備嫁衣。母親日日熬夜,嘔心曆血,連續十數年,才能完成這一件衣服。可唯慈母手中衣,針針都是情。所以麗香國是個尊敬老人的地方,可能是每個女兒在給自己的孩子準備嫁衣的時候都能夠很好的體會母親當年的辛苦吧。
如今這種繡法被引進。已經滲入了商業的氣息。卻仍然名貴無比。即使是再又經驗的繡工,也需要長大4到5年的時間,夜以繼日,才能夠完成一件作品。可見起珍貴所在。因此這種每年隻產一兩件的衣服,通常隻有一個去向--------進貢。
那麼,這個女孩到底是誰呢?------沈青不是很明白,如果是宮中的人,為什麼會出現在這樣一個地方呢?
想的正出神,突然感覺臉上火辣辣。抬眼看,原來正在玩接詩。真好輪到這兒,想是剛才走神,並未在意。就聽見有人說到,我們這裏正以梅和雪做詩,小姐可要參與。輸的可是要喝酒的。又有人打圓場說:實際上也無關,小姐隨便說兩句即可,重在參與嘛。
沈青抬眼,正看到那著串繡的姑娘瞪著雙單鳳眼,瞧著自己。隱隱中透露著挑釁的氣息。沈青覺得有點不舒服,想了下,說到:天嫌雪蒼白,信手鏽梅花。
沈青平時隻閑讀了些詩,即不懂平仄,也不知道壓韻。隻是家裏開著繡莊,情急之下便說了出來。話說出來後,便立刻覺得相較之下,遜色很多。
轉眼又輪到那華服女子。見她略一深思,說到:蒼山曲靖染白發,天賜胭脂一摸腮。
沈青暗自叫了句好,這兩句詩,根本沒有提到雪和梅,卻將寒日的情景描繪的伶俐盡至,讓人浮想聯翩。再瞧這作詩女子,單鳳雙眼,含笑顧盼,神采熠熠,臉頰緋紅,給人一種少女特有的朝氣,甚是可愛。沈青不由羨慕萬分。
轉眼到了下午,日落時分,人群三三兩兩逐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