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密謀大奔襲(3 / 3)

這些天,小田甜和陳傑則在尋波的要求下,每天都單獨特訓,走得道路可遠比大部隊艱難。

好在經過了上次大別山區的特訓後,兩人都漸漸成熟了起來。

在最艱難的地方,陳傑也隻不過給與小田甜最基本的幫助。

其餘時間,小田甜都是獨立完成特訓。這讓兩人的本領能力更是大漲。

就這樣,尋波率領著紅七師日夜穿行在平均海拔達一千多米高的巴東山地裏,執行著在別人眼裏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喬信明率領的紅十一師是在七日夜間趕到宜昌城外的。

根據尋波的電令,紅十一師這支作戰同樣頑強、尤其擅長阻擊作戰的部隊,在師長兼政委喬信明的率領下連夜在宜昌城下遊秘密渡江。

順著紅七師的腳印,在紅七師接應人員的引導下,同樣踏上了千裏奔襲重慶城的曆程。

當尋波率領紅七師穿行在深山大川中的時候,華中大地上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天來,粟裕和王如癡率領著紅三方麵軍內外軍團大軍,席卷了江西東南部,湖北大部和安徽南部地區。

劉疇西、劉英等東南軍區高級領導們則率領地方部隊,紛紛進駐這些占領地區。

同時東南抗日民主政府在方誌敏、樂少華的領導下,按原定方針開始在這些地區建立了更為廣泛的抗日聯合政府,對這些地區行使起了管理職能。

由於東南抗日民主政府在皖浙贛邊區建立的地方抗日聯合政府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同時也為我黨在當前條件下聯合各方力量建立抗日聯合政府做出了示範和榜樣。

因此、這次新占領城市的抗日聯合政府組建工作進展非常順利。

在方誌敏和樂少華等東南抗日民主政府的英明領導下,各地方政權紛紛建立。

當地一些有民望的開明紳士和清廉官員都得以留任或者樂於出仕。

而中央東南分局則中央的直接領導和指揮下,在尋波的指導下,與原來的這些地區的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係。

更是在這廣泛地區,建立了更為龐大隱秘的地下黨組織,為將來的全麵抗戰做充足的準備。

與此同時,紅三方麵軍內、外線軍團也分別開始對俘虜進行整編工作。

通過大量的訴苦、三查、新式整風等運動,從俘虜中挖出了一批罪大惡極的軍痞軍霸。

對這批人通過公審後立刻執行槍決。

同時,對俘虜人員經行了歸類整編。

經過了多次整編的紅三方麵軍現在已經非常有編練經驗了,此次捕獲的四十一萬俘虜,在經過十幾天的嚴格整理篩選後。

從中篩選出二十九萬多人,作為投誠戰士,加入到紅軍序列中。其餘俘虜作為勞動改造人員,全部被安排投入到後勤搬運和皖南坑道建設中去了。

同時在新占領區又征兵四萬餘新戰士,加入到了紅軍隊伍中。

當然從其中同樣賽選除了一大批適合加入特戰隊伍的人員,進行統一調配,準備適時增加新得特戰大隊編製。

根據尋波的指示,紅三方麵軍外線兵團帥選整理出來的投誠戰士和新戰士,暫時不和紅三方麵軍合編,而是將十六萬多投誠戰士和新戰士臨時整編成九個新兵師。

在大量的紅三方麵軍骨幹人員的充實下,開始了紅三方麵軍新式練兵過程。

而內線兵團這再次進行了新式整編,對主力進行了大規模擴充。

不但收編了大量的投誠戰士,同時整編了一部分東南軍區地方部隊。

使得紅三方麵軍內線軍團原來的五個師十二多人,迅速擴充到了十二個師加上直屬部隊近三十萬人。

其中從紅八師、紅九師這兩個個一直偏重於海軍陸戰和江防訓練的主力師中抽調出大量的骨幹,並且對捕獲的國民黨海軍部隊俘虜經行了整編,得到兩萬一千餘人。

加上控製的長江沿岸的國民黨大小艦艇,組成了紅三方麵軍內線軍團海軍和海軍陸戰部隊。

也成為我黨、我軍曆史上第一支正規的海軍部隊。極大地提前了海軍建軍史。

同時,東南軍區地方部隊也再次擴容。

劉疇西和劉英領導下的東南軍區地方部隊經過此次擴容,已經發展到了十一萬人。

地方預備役部隊和民兵戰士更是達到了二十多人。使得東南軍區已經形成了以江南皖浙贛邊區和江北大別山區為根據地的東南人民戰爭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