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中雲,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稱開悟,則一概斥之為“野狐禪”。
很顯然宋端午也是如此,說到底他到底還是一介凡夫俗子,既沒有像修真中一樣得道飛升,也沒有仙俠書籍中寫的那樣超凡脫俗。既然生活在這個魚龍混雜且汙穢橫流的世界裏,終究還是要免不了俗的,就像他所想的那樣,即使是空有一顆佛心或者一身道骨,但奈何機緣沒到或者修煉不夠,那還是脫不了這副肉身的。
當今世上又能有幾人能肉身成聖?古時風氣尚且純良的時候,才出那麼幾尊金身大菩薩,換言之當下更是不敢想象的。
所以宋端午他很知足,知道有許多大智慧的人尚且還困頓在萬丈紅塵的煩惱中不得脫,就更何況自己了!所以盡管宋端午跟著寧老爺子學了點皮毛,可最終還是自己以前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實踐來的東西來的最為順手,這不是他骨子裏的卑賤,而是幼時的遭遇使然。
野狐禪之所以稱之為‘野’,就在於它的不按常理、不遵法理、不從道理、不順真理下的出牌路線。雖然東方有語說‘魑魅魍魎多歧路,萬佛歸宗在西天’這說法,指的是修成正果唯有正途,剩下其餘一切旁枝末節和歪門邪道都是使人迷途的歧路,但是同時卻別忘了西方還有諺語有雲‘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
誠然正路的前途是一片坦蕩光明的,但是這其中的漫長和艱辛卻也是難以想象的。比之更快的捷徑或者旁門左道雖然看似晦澀幽暗,但是卻也不是一無是處,雖然有可能墮入萬劫不複或者永世沉淪在其中,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就達不到勝利的彼岸的。
就像彩票的誘惑力永遠比拿工資要大得多一樣,不是說走堂堂正正的走正路不對,而是人類劣根性裏的好逸惡勞和坐享其成始終都在腦海中作怪,另外再加上被這個時代的壞風氣所影響,修橋補路瞎眼、打僧罵道兒多的這些現象再一充斥其中,所以就造成了舉世輕浮且糟臊的人心,否則的話這世間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苦其一生鑽營這歧路迷山了。
現實的潮流影響著在世的人,所有的都不能避免。就連武功已近天下第一的‘極北海東青’寧朝珠也是如此,雖然他已有近三十年沒有出過棲鳳村宋府東跨院的院門,但是這並不妨礙他那顆跳動著的武者的心仍在熱血燃燒。一身甲子年積攢下來功力的寧朝珠尚且如此,更何況初次嶄露頭角的宋端午了!雖然他現在還未得感悟大道,但是野狐禪練好了也是會弄的世間鬼哭狼嚎的。
司馬青雲看著宋端午的欲言又止,就知道了自己想聽到的是什麼,雖然這隻是自己的主觀臆斷,但是他還是不得不開口承認這第一局武鬥輸了,並且輸得徹徹底底。
“讓宋老弟見笑了,我就料定這手下終究上不得台麵!”司馬青雲慘然一句,將自己的尷尬和落敗的寂寥故意表現的淋漓盡致,企圖想躲過自己剛才定下的賞罰規矩。可是就在他看到眾人一副充耳不聞的表現後,不禁開始有點惱羞成怒的兆頭,並語氣不善的問了一句:“宋老弟,我這罰酒當真喝得?!”後,就不再言語,盡管依然是擰眉肅麵。
“哼!”宋端午沒有言語,隻用了一聲冷哼就將司馬青雲的僥幸打的支離破碎,同時也將自己對他的鄙夷表現出來。
“好!好!好!”司馬青雲十分失望並不甘的拿眼睛挨著個的瞪所有人,連說了三個‘好’字也不知是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鬱悶還是對眾人的憤怒,總而言之在最後,還是頗為窩火的一把端起斟滿五糧液的四兩杯,一飲而盡!
酒液入喉甘醇,但入腹卻似火中燒,正如司馬青雲現在的心情!
這杯酒是他司馬青雲這輩子咽的頭一杯罰酒,肯定在難受之餘不禁對讓自己難堪之人的忿恨猶如火上澆油一般愈演愈烈!他當然想報這罰酒之仇,這也是常情。
“司馬兄到底是大丈夫,言出必行,爽快!”見到此景的宋端午在司馬青雲咽盡最後一滴酒液的時候忍不住的出言喝彩道,雖然其初衷有點幸災樂禍和揶揄的成分在裏麵,可奈何演技實在是太過於逼真,所以司馬青雲在翻著白眼的同時也瞧不出他的絲毫破綻,隻得打掉了牙往肚子裏咽。
“你這回滿意了吧?!宋端午!”看得出來司馬青雲平時也是個縱情聲色之人,要不然這四兩酒也不會喝的如同涼水一般暢快,即使是好酒之人,也不會像司馬青雲仰頭一灌好似無物,所以在他對著宋端午將酒杯懸空倒置好像證明又好像示威似的那一刻,宋端午就已然知道司馬青雲下麵想要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