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俗定律裏麵有一條叫做警察定律,說的無外乎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不管是善事還是惡事,警察趕到現場的時間永遠比當事人逃逸的要晚的多。
當然這是民間的小詼諧,中國俗語就叫拉褲子才想起上廁所——已然太晚了。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僅僅用來調劑生活和搞笑的話語,卻往往被許多沒有什麼分辨力的人視作了至理名言,所以也就造成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而這些搞笑事件的背後,也往往告訴人們一個道理。
那就是永遠也不要小看國家暴力機構的行動和辦事能力!
而且如果有眼線或者舉報的話,更是如此。
事實上宋端午現在遇到的情況也是這樣的。當那響著尖嘯警笛的警車漸漸的由遠及近,最終停靠在人群外圍之時,宋端午就知道今天這事恐怕要出岔子。
宋端午的感覺很準,如果他若是能看到曲興亮身旁耗子的一臉奸笑的表情的話,那麼他就會肯定這種直覺。可是當最終一票穿著黑色製服頂著銀色警徽的人從人群中讓開的道路現出身影的時候,宋端午這才打消了最後一絲僥幸。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這是所有人的第一想法和感覺!
很淺顯的道理,尤其是在宋端午看到其中有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後,就更加知道了來人的目地。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在平安夜那晚,被宋端午一招KO的三流紈絝,李岩!
其實不光是宋端午感到納悶,就連那些個以宋端午馬首是瞻的嘍囉們,也俱都表現出惶然、不屑、抵觸等等的負麵情緒。
這也難怪,這些在刀尖上混飯吃人,哪個不是遊走在法律的邊緣甚至鑽法律的空子更有甚者敢於違逆法律?
所以說這自古道:江湖八大門的遇到朝廷六扇門的,有理也得矮三分。不是空穴來風!
這裏麵有許多人確實是底子幹淨的不假,可是這話又說回來,進了這行趟了這道渾水,那身家清白的程度就像褲襠裏沾上了黃泥巴,那不是屎也是屎了!
誰是誰非,又有幾人幾口能辯說的清?!誰善誰惡,又有幾樁幾件能斷定的明?!
所以當李岩狐假虎威的領著那一票警察大模大樣的走到宋端午身前的時候,那百十號的嘍囉們,除了一貫了橫眉冷對之外,恐怕還有點輕微的躁動。
可以說來的人不少,這確實出乎了宋端午的意料,不過現在他顯然已經不用再去推敲到底是哪裏除了紕漏,因為已經過去的事對於宋端午來說,都已經毫無意義。
事後諸葛亮和馬後炮,向來都是那些個喜歡自以為是的家夥們聊以自慰和催眠的最好說辭。
宋端午輕描淡寫的瞥了李岩一眼,隨後眼神便落到了那些警察的身上。對於主次的分辨,宋端午一向都判斷的很準確。
一個隻會仗著自己親爹來壯聲勢的遊手好閑三流紈絝,還有一眾代表著國家機器和職權的警察,對於眼下的這個情況,孰重孰輕這都不需要明眼人都可以一目了然的。
‘兩輛轎車六輛麵包,足足四十三個警察外加一個李岩,這陣仗可真不小。’宋端午心裏想到。
其實就這架勢,還是宋端午保守的感歎的。為何電視劇裏那些個警匪鏡頭總是警察多匪徒少,甚至動用好幾十號子人隻為了抓捕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其實不是象徵著什麼‘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這等的官腔,而是要將傷亡損失降低到最小!
警察叔叔再怎麼威武不屈正義非凡,也是活生生的一條人命,能不出岔子當然就不出岔子,而且集中優勢力量一舉拿下的這種思想,也往往是最簡單最直接最管用的方法,各國都是如此。
如果非要較真的話,估計隻有兩種人才能以一敵多拯救社會和地球。一是日式動漫裏的不死小強,二是歐美影視裏的孤膽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