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亂中求穩!(1 / 2)

宋端午到底還是借了司馬青雲的手鏟除了錢福貴,算是給因展老頭而起的這件事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同時也算是給自己掃平了前進路上的一大絆腳石!

對於錢福貴的死,司馬青雲的表現則是惶恐的,而宋端午的表現卻是淡然的,也正是恰恰因為如此,司馬青雲此時對待宋端午可是同以前截然相反了,一口一個自家兄弟的叫著不說,就連那眼神都帶著點恭敬。

這也難怪,沒有宋端午,他司馬青雲現在還在春喜飯館裏等著腐爛變質,也自然不會有親眼見到殺父仇人的這天到來。

宋端午的狠辣是司馬青雲始料未及的,而這個有了靠山就是老虎,沒有了靠山就是老鼠的上海灘大紈絝此時的心裏跟明鏡似的,知道唯有跟宋端午綁在一起才能夠重續昨日的輝煌!

其實坦白了說,司馬青雲對宋端午的態度是半敬半怕!敬的是他做人說一不二,重信用將承諾;而怕的也正是宋端午做事的風格!他司馬青雲當然知道,既然宋端午敢抹過錢福貴的脖子,那麼抹他司馬青雲的脖子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所以當非常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司馬青雲很明智的跟宋端午結成了生死同盟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就瞬間變得玄妙起來!

就像三國時的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宋端午需要借助的是他司馬青雲的金頂少東家的名頭,自古名不正而言不順,有了司馬青雲這個‘執照’在手,在挨著個的收他司馬家的地盤時才好有個合理的說道,且還能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堪稱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典範。

而司馬青雲同樣需要依仗的是宋端午的勢力。他又何嚐不想收複司馬家的大好河山?隻是當那票元老們成了橫在路上的攔路虎後,失去了姚漢樁就失去了與之周旋能力的司馬青雲自然也就隻能依仗了宋端午。

感覺有點類似明末的吳三桂一樣,自己打不過李自成,那就隻好引‘清兵’入關了,至於說他司馬青雲決定用這招‘引狼入室’的結果到底是好是壞,可就難說了!

人家吳三桂當時知道稱帝無望,所以最後樂樂嗬嗬的做了個割據一方的藩王,而司馬青雲胸中可是有大抱負的,他是想踩著宋端午的肩膀重新坐回到司馬流水的位置上,隻是設想總是美好的,而司馬青雲也恰恰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雖然眼下宋端午十分樂意讓他踩,但是宋端午這個‘人柱力’若是動一動的話,那麼司馬青雲可就無法站穩了!

錢福貴的死對於宋端午來說,可謂真是起到了一石三鳥的作用,第一則是成功的拉攏了司馬青雲,第二則是武力接收了錢福貴的產業後,無論從財力還是實力上,宋端午都已然躍進一大截,而第三則顯得更為長遠。

殺雞儆猴!

宋端午就是想讓金頂的那票老不死的看看,與自己作對是個什麼下場,讓他們幾個掂量掂量!

在司馬流水的遺像前宋端午間接的替司馬青雲報了仇,不過姚漢樁宋端午卻沒有急著滅口,隻是押在了寧老爺子那裏嚴加看管,因為他還有自己的計劃和打算。

亂世梟雄之中最關鍵的不是‘梟’也不是‘雄’,而是‘亂’!亂中取靜,冷眼觀世冷靜處之,再加上左右逢源,這才能夠從亂成一鍋粥的時局裏脫穎而出,而當那些個互相爭鬥不休的勢力猛然發覺你已經是不容忽略的時,卻不知你已然穩穩壓住他們一籌,所以說見好就收、懂得取舍和悶聲發大財這三條都做到的時候,這才會成就亂世梟雄!

古有劉玄德,近有張雨亭,這都是亂世梟雄的典範,而宋端午恰恰正好在也借鑒了前人的做派之一!

見好就收!

所以當他並不急於高歌猛進,而是坐下來安安穩穩的消化錢福貴那塊大肥肉,並好好盤算下接下來的連環跳步的時候,就連一向眼高於頂的淮南劉青田都忍不住的偷偷的對賴蒼黃讚道:“這小子!勝不驕敗不餒,當斷則斷,當穩則穩,當怒則怒,是個能成事的樣子!”

對此賴大狗腿倒是淡定的多,他隻是故作瀟灑的摸了下自己又回複油光閃閃的大背頭,無比矯情無比風sao的說了一句:“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誰把他帶出道的!”

猥瑣的賴大狗腿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理所應當的遭到了一頓暴打,動手的當然除了李鯨弘沒別人,而就在宋端午手下的當家雙花紅棍猛K金牌白紙扇的時候,就連賴大狗腿的嫡傳弟子莫青庭都佯裝視而不見,可見賴蒼黃這下牛逼吹得多麼的不招人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