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仙濁神論氣數 魔邪妖魅造災愆(2 / 3)

半晌,從那文卿中步出一神豐俊朗之輩,卻是詩仙李白,因帝敬其詩文收於身側,上奏道:“陛下,四魔凶悍歹毒,且與天地同壽,要滅他實不可能,隻能收降鎮之,然即刻降服也非朝夕之事。莫如變急為緩,從長計議來得穩當。班中將領,各路神仙,魔頭俱識樣貌,派去搦戰,他若一氣藏匿不出,倒損仙家的聲威,且魔普天之下皆有藏所,手下芸芸收了大的,小的一昧作祟也是枉然。卑臣有個法子,收幾個年輕後輩授以神術,得功後遊走天下四方,到一處剿一處,將魔頭的徒子徒孫剿清,我等徒弟的神功也當百尺更進,再取老巢時我們助之。那時魔邪伏法,天宇澄清,仙家又得幾位力將,豈不成兩全之美。”天王聞得真切道:“法子可行,隻是耗時長久。”李白續道:“時耗得長久,才清除的極盡。”

班部中又閃出和事老李長庚,上前奏道:“陛下,詩仙所言還有一意。”帝曰:“願聞其祥。”長庚道:“帝安知瑤池中養的二尾大眼泡珠金魚,時常用人言對語;嫏嬛外種植的一顆蓂莢於淩虛殿前的一株東北巨鬆,上罩七色彩霓又時常幻化人形,三處跡象,天界又當有幾位靈根通達的靈精,此番愆難許是天意鑄就其成仙了道的,老臣以為詩仙之策非行不可。魔道廣納門徒,闊收弟子,囚禁八百哉,絲毫未阻其浩壯勢度。我神仙天界數千載難得添加一員,與之相匹,差距遙迢。仙班新神盟入迫在眉睫,望陛下成全。”眾卿盡讚此意,玉帝展眉慈言道:“眾卿言辭即達,朕無異音,何人願攬下此差遣。”殿下無語。

少頃,天降瓊花,一派香風,來得一位老神仙。隻見皓發如白雪,顏麵童子真。手執拂塵,身披百衲衣,正是三清第一帝,道家掌舵神,元始天尊是也。玉帝即離席拱手相迎,天尊道:“老夫願行此功果。”玉帝道:“天尊攬此重差最好,隻是靈精需得肉體怎辦?”尊道:“此有何難,隻須將其造下界去,肉身即可得矣。”帝遂差力士取來蓂莢、巨鬆、兩尾金魚至靈霄殿外,往滾滾雲海一投,幾個靈慧自去人世托生。

且言蓂莢最輕,靈性最重。東海一隅有個名曰雲出的小鎮,鎮上一戶人家,非大富大貴,世代書香,廣有田產。主人不求功名利祿,每日隻吟詞賦詩,撰寫文章,神仙一品的人物,娶夫人西月二載。是日添口。

一陣哇哇音落,見婆子抱著一個女嬰道:“賀喜主人,生得一個千金,瞧這娃兒手中竟捏著個莢果出世,真乃罕聞也。”木果甫掰開嬰孩肉拳,果然掌握一閃閃瑩光的莢果,非金銀珠玉質地,隻一昧閃爍綠光,觸及柔然鮮嫩全似個真物,待木果甫、西月瞧看真切自行消失,二人隻歎奇矣、怪矣。

再細看孩兒,眼鼻俊秀,滿含良善,眸閃芊華,二人喜愛萬分。又忖自己行事好急速達,莫女亦承粗行,乞有個安靜恬淡,行緩姿慢的雍容氣度,遂以“姍”字為名,喚作“木姍”。

夫婦自得此女愛若珍寶,至五齡即請西賓授課習讀不提。瑤池中的二尾金魚,一尾投“紫”姓人家為女名“紫夕”;一尾投“泉”姓人家為子名“泉生”;鬆樹投“白”姓人家為子名“白羽”。三戶雖仕宦富豪,但也家宅殷實,待四五齡時皆入學授教。

四童稟天恩托生,慧靈自比別孩充盈,尤以木姍最佳。這日秋氣清和,滿院菊花怒綻,屋角幾株老柿樹碩果懸枝,一隻小鳥躍然枝上憨敦可愛。木姍於窗前望見,隨口吟道:“紅柿累懸枝,小鳥一棲息。翹尾挺茸脯,扮作欲飛時。”

木果甫正從窗下過,聞得女兒詩句讚道:“孩兒誌向遠大令人可喜,未知飛往富貴繁華,權利交融是非之所;還是德行悠遠,福澤黎民清貧之地?”木姍張口答道:“前者乃肥己利私之行舉,女兒當往福澤民眾之所才是善舉矣。父不見前者如衰草乃史書遺臭,女兒要做流芳之輩,萬不能讓父受累。”木果甫道:“女兒言之對矣,人有善德如富有四海,非俗輩所能及。隻是為人忠直仁善易造愆難。”木姍道:“女兒不怕,日後若遇災難,女兒不會秉一時氣盛,女兒自當見機行事,保全自己。為人當忠真,絕不能迂腐冥頑不靈。”

時光飛逝,撚指又度二載春華,四童分處四地各自成長。三月春暖花開,西月夫人攜女往慈月庵上香。孩童頑皮,見街市熱鬧,趁空偷出庵堂往街市人流中耍去。但見:

好不熱鬧,紅男綠女,春裝奕奕,車水馬龍,一派繁榮。酒樓客滿,茶肆人齊,街頭小吃勤吆喝,兩道雜耍時稱讚。天上流雲飛,水間泓波湧。朱閣高樓翹簷角,柔柳桃花風送爽,端的融和晴朗。娃兒一昧貪耍,離庵漸遠渾然不知。

人叢中兩對毒眸閃爍,驀地鑽出一男一女,穿著模樣兒俱也幹淨,女人持笑探身攔道:“丫頭我倆是庵內打雜的工人,得妳母親吩咐著我二人帶妳上咱家玩耍。”木姍見麵生,顱腦一醒道:“母親如何不親來,她當在何處?”男子麵一變色:“妳母親被庵主留下聽禪,哪裏如般廢話。”伸出巨手在木姍口眼處一捂,聞得一股異香,意識全消,眼前一黑,男子抱於身上乘一輛馬車,往城外駛去。

醒轉時,已然一木壁茅舍內。壁上點一豆大油燈,照得屋內黑影重重,牆角蜷幾名女童,見她醒轉輕言道:“妳姓甚名誰,哪裏人家?”未及作答,一肥婦破門而入,月光斜入將身影拉得老長,讓人好不恐怖。來到人前放下五個饅頭、五碗清水道:“嘴舌都老實給我閉嚴實囉,月升梢頭還在此閑扯胡講,莫怪老娘不通情理,快快吃完熄燈睡覺。”摔門出去。少頃,隔牆傳來如雷鼾聲,那婦已然酣睡。

腹中正饑,饅頭清水頃刻食盡,幾個女童咂嘴望著木姍。剛巧頭上一窗,月光斜入,照在女童身上,定睛瞧看:共得四人,二人年齡與己相仿;二人比己稍長。模樣俱甜美可愛。熄滅油燈,與四童靠近悄言道:“妳等也是迷藥騙得此處?”女童點頭,木姍續問:“何方賊人敢如此怙惡,不知如何處置我等?”女童道:“這是人販窩穴,下藥弄得我等,先關此處,待息了風聲,即賣送他方,或奴或蜱。”木姍乍聽一驚,細想身陷囹圄,念及父母由不得悲慟想哭,大齡女童疾忙捂嘴道:“肥婦乃人販打手,若聽聞必性命不保。”木姍遂掩鼻拭淚暗忖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