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及花朝神誕(1 / 3)

版權登記號:川作登字-2013-A-00000635

閱前聲明一:未經該小說《花神記》(天上篇)【即《花神記之天上》】作者本人書麵簽字和蓋章(作者本名和筆名同時簽字和蓋章)允許或授權,任何個人或單位(組織、集團)不得擅自以引(化)用、改編(書麵、口頭或其它方式)、創意(實體或虛擬、平麵或立體)及續寫等方式或手段直接和間接使用該小說的任何組成部分。否則,一經查實,即視為侵犯作者及其原著所享有法律賦予一切權益之行為,作者有權通過一切必要法律途徑進行維權。特此聲明

閱前聲明二:該小說全部文字當中所有描述的飲饌製作均為個人創意,請勿仿製,以免發生人身意外傷害,否則一切後果自負。特此聲明

花神記(天上篇)

綠煙堂主人

天之蒼蒼,地之泱泱。靈秀眷渥(1),華(2)披八方。春為錦文章(3),秋成妙圖象。泛紅爍容,挹(4)翠凝香。一蕊孤芳,雙萼(5)駢妝。美哉色相(6),風采蕩漾。無夭無恙,遐(7)壽恒昌。於是乎,感君之令德(8),亙古無疆。

君為何者,乃司花之神也。花姓,名諱曰敬,表字(9)肅君。人皆誤其巾幗女體,實為須眉男身。君本天養地育、日炤(10)月耀之軀。秉正氣、攬靈輝;掌群芳、攜紛菲,茲以司花護花,年月無算矣。

神君雖為男身,然容姿卻不虛其名。偶有見君者,識(11)其曰:“比伊人在秋水之濱兮,婆娑女便娟(12);若素女臨春台之軒兮(13),姽嫿媖嫻(14)。開玉麵兮明眸目旋目旋(15),揮素手兮芳趾躚躚(16);髿綠髟兮華鬘蒨蒨(17),服紈襲兮環珮珊珊(18)。領千紅之葳蕤(19)兮風範蔚然,合萬豔之馥鬱兮旨趣天然。既陳裙釵之爛漫,殊秉丈夫之偉岸。高標著兮碧琅玕(20),貞固含兮紫琬琰(21)。慰眾芳之幽怨兮撫瑤琴而致遠,護群英之孱弱兮舞劍器以錫安(22)。”如是者,誠美哉善哉也!

想神君之容表,慕神君之風儀,故勉力考其行狀(23)而記之,以為人間口碑相傳也。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期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24)古往今來,這民間各種風俗,如百花之盛,不能盡數,亦不能盡述。即便一種,此地、彼地又各有細節,甚或時日也未必盡在一天,這也是自有一番道理。

別者暫且不論,卻是這詩中所說“百花生日”倒要提一提,此即為“花朝(zhāo)”也。中原地區此節在舊曆二月初二日,南省定在二月十二日,北方則在二月十五日。又因在“驚蟄”與“春分”之間,百花或含苞待綻,或已盛開,正是賞花時節。花朝之日,人們相伴到郊外遊春,並以詩、酒助興。又在亭園之地開“鬥花會”,那些養花能手俱將所育上品奇種會聚爭豔一番。另有擅插花者一展技藝,令人稱絕。各家各戶更是以五色絲絹、彩紙或剪或紮製成花,係於樹枝上,而賣花者皆以紅布或彩紙束花出售,正所謂“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原來百花除各有仙靈司掌外,還有一位花神總領群芳。花朝節自然也是花神壽誕,每於此日,花神便率領花仙降臨人間遍啟芳華,是為天上人間之盛舉也。

各家還要在花枝上懸掛小鈴鐺,一則風起鈴響,如作樂一般以待花神;二則為防鳥蟲來侵。到晚間,再懸燈為花神照路,以盡一日之禮。總之,是一片燦爛繽紛景象。

民間如此,宮中亦然。譬如,集文治武功於一身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每於花朝日設宴於宮中,和皇子、大臣一起飲酒賞花,並設香案禮敬花神。長孫皇後則帶領嬪妃、公主於禦園花枝、樹幹上係彩帛、懸彩燈以祝神誕。宮中尚且如此,何況其他富貴人家。

以此看來,凡世間之人,無論尊卑、男女、老幼,都樂意共享花朝節所能呈現出的種種豔麗、繁盛、熱鬧的場景與情致。花朝節不知啟於何時,隻是年年賀、代代傳,未見消止。而曆朝帝王也都將花朝節延為宮中一大典製,可見其習俗之盛。

然而有一樣,江山各處,哪裏見不到一朵花的,即使不知其名,也大致不會認錯。但那花神究竟是何等模樣,即如開篇所言,也不過偶有幸者見過兩眼而已。花神又住在天上何處仙宮神府,更無人知曉。待再三考證,原來……

注:(1)渥(wò):優厚。

(2)華:同“花”。

(3)文章;間雜的色彩、花紋。古時以青、赤兩色配合為文,以赤、白兩色配合為章,這裏喻春天花開似錦,文章豔麗。

(4)挹(yì):本義指舀取液體,引申為牽引、聚攏。

(5)萼(è):托在花瓣下部的綠色小片。

(6)色相:指花的色彩與形狀。

(7)遐(xiá):長久。

(8)令德:令,美好。令德,即美好的德操。

(9)表字:古人有名有字,其字為表達其取名之義,故稱“表字”。長輩、尊者可直呼晚輩或下屬的名

,而同輩、晚輩則要稱同輩、長輩、尊者的字或號。

(10)炤(zhào):同“照”。

(11)識(zhì):記錄、標誌。

(12)女便(pián)娟:體態苗條、優雅貌。

(13)素女:傳說中女神名。

春台:本指登高遠眺之處,這裏借指神仙居所。

(14)姽(guǐ)嫿(huà)媖(yíng)嫻(xián):形容文靜之態。

(15)目旋(xuán)目旋:好看的眼睛。

(16)素手:潔白的手。

芳趾:留下芳香的足跡,也指美足。躚(xián)躚:形容步態美妙。

(17)髿(shā):頭發下垂。綠髟(biāo):綠,黑亮;髟,長發。華鬘(mán):用鮮花結成的串狀的首飾或身飾,也指頭發美。蒨(qiàn)蒨:鮮明貌。

(18)紈襲:用潔白細膩的絲織品做成的一套衣服(襲,指包括上衣和下裳在內的一套衣服)。環珮:玉佩。珊珊:象聲詞,玉佩、鈴等在搖動時發出的清音。

(19)葳(wēi)蕤(ruí):繁茂、華麗。

(20)高標:高尚的格調、風範。琅(láng)玕(gān):本指美玉,借指如玉般的竹子。

(21)紫琬(wǎn)琰:琬琰,本指美玉,用以喻君子美德。紫,古人以其為至祥至貴之色。

(22)英:指花。劍器:本是古代舞曲,借指劍類武器。這裏以舞劍器喻花神對百花的護衛。錫:賜予、給予。

(23)行狀:指人的品行或事跡。

(24)清·蔡雲《詠花朝》。

第一章·花朝神誕

在東南天妙高山(1)上靈華仙境須陀河畔,有一座神宮,精巧別致,形如盛開的花朵一般。此宮名曰“靈華宮”,花神就居住在這裏。宮宇四周,俱是鮮花美萼。

那須陀河水本是天之甘露,飲之便可仙壽恒昌。因花神日日用須陀河水澆灌花朵,故而她們也都各成仙靈,永不凋謝。花神總領百花,司花護花。且每年於仲春時節降至人間,知會群芳應時而發。

花神素來喜好弦上雅樂,常於花間撫琴以慰芳心。這日清晨,他正坐在花間石台上調弄宮商。但聽他抹、拂、曆、摘(2)之音,如落落(3)鶴鳴雲天;又見其撞、綽、吟、猱(4)之勢,似翩翩鶯遷芳林。一音一勢,俱讓花朵們心清神靜。一支琴曲方罷,隻見一紅衣小童走來對花神一揖道:“稟司花上神,九錫(5)已備齊,請上神驗視。”花神望去,另有九名藍衣小童各手捧一物:月白重頂幔幃一幅;赤金剪一柄;南海甘泉一瓶;小巧羊脂玉缸一口;雕卷草紋尺寸漢白玉石台一座;百花圖一軸;花朝讚詞曲一章;美醑(6)一匏;詠花詩一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