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人物簡介(1 / 2)

崇武:皇帝、太上皇,性格剛烈、耿直,喜歡習文練武,當太子時,就能攻善戰,多次親率大軍,征討蠻人,屢立戰功,深受父皇賞識。在父皇突然駕崩後,繼位登基,重武輕文,慣施武政。當然,當時外有蠻人時常騷亂,內有山寇隨處出沒,內憂外患鬧得朝野上下不得安寧。因此,他主張以武平亂,治國安邦,在國內大興招兵買馬,比武練兵,選將擇帥,以征蠻平寇,均取得明顯成效。從而化亂為治,開創了金觀之治也。因屢戰沙場,傷病饞身,難於處理朝政,便主動讓位於太子崇文,做了太上皇。

祟文:太子、皇帝,太上皇,性格剛柔,氣度不凡,從小習文練武,偏重於文,孰讀經書,智慧過人。當太子時,就廣聽博采,善取眾見,給父皇出過一些好主義,深得父皇寵愛。在位時,慣施德政,崇尚孔孟,興學堂,育人才,改進科舉製度,選賢任能,重用賢臣良將;外與鄰邦修好,內對山寇招安,平息多次外擾內亂,再度化亂為治。並倡屯墾興農,活商榮市,深得臣民擁戴。但也有偏聽偏信缺憾,特別是偏愛西宮,聽信讒言,常助紂為虐,幫西宮與其父太師幹了一些吭害忠良之事,庇護了一些冤假錯案。特別是幾經受騙上當,中了奸計受害,終於醒悟,才又做出了一係列信忠、保忠、救忠與懲奸、除奸的好事,可謂大快人心。從而育成了一代親忠、重賢、用能的新綱紀、新朝風,再創了文治盛世新觀。

崇仁:太子、皇帝,性格柔順善良,善解臣心民意,文武兼學並用,廣交天下文人武士、賢臣良將,各取皇爺皇父文武之長,在取得皇父同意後,到處倡儀、支持興辦文、武學堂,實行勞武結合、學業相濟,為其皇父再創文治武衛盛世增光添彩,立下不小功勳,深得其父寵愛。同時,也在其中與臣民間的諸多不平、冤枉之事,發生聯係,喬裝打扮,隱其身份支持並參於了一些除暴安良、英雄救美之事,創出了一連串的有趣故事。父皇駕崩後繼位,又獨創了仁政文治新盛世。

崇惠:公主。

張慧蓮:皇後、皇太後。

劉香鳳:太子妃、皇後、皇太後。

孫尚雲:太子妃、皇後。

張賢民:張慧蓮弟弟、國舅。

劉廣元:張香鳳兄長、國舅。

都尚文:左丞相,忠臣,善文,足智多謀,性格溫順,善解人意,深得崇武、崇文兩朝皇上寵愛,經常為皇上出謀劃策,辦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大事好事,為朝野上下都很敬重的賢相之一。其子都懷玉又是當朝駙馬。但他與簡世輔太師卻如冤家對頭,政見不一,處世不一,見麵常常吵得聞紅耳赤,讓其難於下台。而與戈敬武右丞相卻是世交、兒女親家,關係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