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庫那邊情況要好些,杜主任態度還算不錯,說他會盡快向上麵反映,不過,他希望我們市裏直接找國家糧庫在南江省的負責人唐枝南,因為這個事,還得他點頭才行。”餘東山望著劉正宇說道。
聽完餘東山的話後,劉正宇明白過來,敢情這個杜主任,原本也沒想過在這個事上出力,隻是看到餘東山市長出麵後,不得不賣個人情,但他還是將唐枝南推出來當擋箭牌。
按照劉正宇的理解,像這種並不算重要的倉庫,下麵市裏的人隻要將情況向上麵的領導反映清楚,相信上麵的領導會顧全大局,將這個事解決掉的,畢竟雖然這倉庫是國有資產,是企業的財產,但建州市方麵又沒說不付錢,再說,建州市方麵將這倉庫拆除,是為了擴大建州師範學院的校園,說起來也是為了建州的教育事業。
國家在對教育這一塊的投入和重視上,那是十分明顯的,就算這兩家單位將這倉庫直接送給建州師範學院,也可以說是為了支持地方上的教育事業發展,誰也不會說是國有資產流失的。
學校的資產也是國有資產,也就是說,其性質還是沒有改變,隻是使用主體有了變化而已。
可這兩個倉庫一直沒談下來,在劉正宇看來,要麼就是這兩家單位在建州的負責人十分官僚,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來做事,要麼,就是他們在出租倉庫這件事上,或許會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
在知道,這兩個倉庫雖然對他們的企業來說,並不起眼,但一年的租金,恐怕也不是小數目。
其中有沒有利益交換,誰也不知道。
“那行,東山市長,國家糧庫那個倉庫,你多費點心,看能不能與唐主任商談一下,國家電網這邊,我來想法。”劉正宇想了想說道。
送走餘東山後,劉正宇讓曾誌設法找來譚明成的資料,認真研究了一下後,拿起電話給大哥寧學軍打了過去。
從劉正宇得到的資料來看,這個譚明成,應該是譚家的人,而對京城譚家,劉正宇有個耳聞,但具體是什麼情況,劉正宇並不知道。
“正宇,你怎麼想起問譚家的情況?”寧學軍聽到劉正宇打聽譚家的事,頓時十分好奇。
“大哥,是這樣的。”劉正宇當下把自己遇到的情況,向寧學軍說了一遍。
寧學軍一聽竟然是這樣一件小事,當下笑著說道:“譚家的情況我知道,不過,這個譚明成,我可沒聽說過,但他既然到建州一呆就是三年,想來在譚家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這樣,這事我先了解一下,晚上再給你電話。”
寧學軍回到燕京在發改委工作後,慢慢地就成了寧家在燕京的第三代中的領軍人物,寧鵬原本也是寧家的中堅力量,但他現在還沒回到燕京,而是在中原省擔任市委書記,他比劉正宇年長四歲,據劉正宇得到的消息,他極有可能調到省裏去工作,而且還可能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