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資料上看不出什麼原因,劉正宇想了想,覺得蘇梅安排鄭強為自己打掃辦公室,或許並不隻是臨時安排工作那麼簡單。
隨後,劉正宇又開始翻看魚嶺縣的領導分工情況。政府這邊,有一個正縣長八個副縣長,另外四個副縣長分別是分管交通和安全生產的孔正道,分管招商引資和旅遊的畢大光和分管城建國土的淩建勇,分管扶貧民政的唐才富。至於財政和計生,則是常務副縣長彭權負責。
從這些縣長副縣長的簡曆來看,縣長柳卓宏是兩年前從靜安市陳穀縣調來任職的,今年四十六歲。常務副縣長彭權,今年五十一歲,是土生土長的魚嶺縣人,從鄉裏的工作人員幹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就是常務副縣長,這都是第二屆。其餘的副縣長中,年紀最大的是孔正道,今年五十二歲,不過身體似乎不好,聽說正在靜安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分管工業的趙望遠也是魚嶺縣人,今年四十七歲。另外五個副縣長中隻有唐才富是魚嶺縣人。
看了這份縣領導分工及以各位領導的工作簡曆,劉正宇似乎明白了昨天彭權為什麼對柳縣長的態度有些傲慢。
彭副縣長今年已經五十二歲了,上次換屆他沒能坐上縣長的位置,意味著他最終與縣長無緣,最好的結果,也就是這屆結束,到人大政協去養老,同時把級別提上去。
雖然柳卓宏是組織上調來當縣長的,但在他的心裏,說不定會認為是柳卓宏搶了自己的位置呢。
昨天桌上彭權和趙望遠表現得關係密切,而田道誌羅家梅又似乎表現得有些中立,雖然這種微妙的關係隻能靠悟,但劉正宇還是察覺到柳卓宏在魚嶺縣的日子並不好過。
看完縣政府這邊的領導分工情況後,劉正宇從那堆資料裏翻出縣委常委的名單,開始仔細研究起來。
縣委常委會可以說是一個縣的最高領導機構,它的任何決定,都將影響著整個魚嶺縣的發展快慢和社會生活。
找到那份常委會名單和常委的工作簡曆,劉正宇仔細一看,縣委書記馬建國,魚嶺縣人,今年五十歲,參加工作時就在魚嶺縣,和彭權的經曆幾乎一樣,都是從鄉鎮上一步一步升上來的。隻是馬建國成了縣委書記,而彭權卻成了常務副縣長。
縣委副書記有三位,一位是縣長柳章宏,一位是負責黨群組織的楊先書,還有一位卻是省民政廳下派到魚嶺縣掛職鍛煉的蔣海平。這個蔣海平,在常委分工裏,負責精神文明建設和統戰工作。紀委書記李靜生、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常澤、宣傳部長盛豔、組織部長黃明濤、縣委辦主任郭雪靜、武裝部長耿東雷。
從這些常委的工作簡曆來看,縣委辦主任郭雪靜、組織部長黃明濤也是魚嶺縣本地人,其餘幾位,不是從市裏機關下來的,就是從其他區縣調來任職的。
用了一個上午,劉正宇將縣裏的主要領導情況研究一番後,腦子裏對這些領導有了大致的了解。至於魚嶺本地升上來的領導幹部是不是扭成了一股繩,這還有待劉正宇去了解。